CNML格式】 【 】 【打 印】 
貨幣寬鬆政策的再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5 16:59:35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新華社文章指出,自從日本央行22日宣佈新寬鬆政策之後,關於全球貨幣戰爭的爭論愈發熱烈。

  2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加入論戰,對寬鬆貨幣政策表達了擔憂。

  在討論當今全球三大央行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時,貨幣戰爭是最抓人眼球的概念,但可能也是最容易誤導人的概念。

  所謂貨幣戰爭,一般是指多國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壓低本國貨幣以刺激出口、轉嫁危機,導致不同國家貨幣匯率競相貶值的現象。這種損人利己的國際金融政策博弈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在當前形勢下熱炒貨幣戰危險,多少有些誇大其詞。

  首先,如今央行難以通過貨幣政策操縱匯率。匯率和商品價格一樣,由市場決定,並不是央行或其他決策部門能單獨決定的。貿易差額、經濟競爭力、通脹率、市場風險情緒變化,甚至地震這樣的偶然事件,都會對匯率走勢造成影響。可以說,匯率走勢是諸多經濟因素和偶發因素合力影響的結果。

  從次貸危機發生至今,主要貨幣並未出現單邊大幅貶值,匯率走勢也未脫離經濟基本面。例如,雖然日元近期快速下跌,但這是對此前快速升值的修正,日元對歐元匯率水準仍高於危機前;雖然美聯儲出台了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但反映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如今反倒高於2007年水準。

  其次,在全球化的今天,貨幣貶值未必能促進貿易和經濟。因為國際產業鏈已經把各國經濟串在一起,全球貿易有60%屬於中間貿易,各國已不可能像在全球化之前那樣採取貨幣貶值的辦法促進本國貿易和經濟了。例如中國每出口100美元商品,其中60美元是進口來的零部件和原料,如果貨幣貶值,則意味著進口更貴,出口便宜,得不償失。

  花旗銀行研究顯示,歷史上美元和英鎊的長時間貶值並沒有改善他們的貿易和經濟狀況。這也是為什麼日本財政當局在日元快速貶值後發出警告,希望避免匯率過快貶值傷害經濟。

  事實上,貨幣戰爭只是全球超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一種風險,它切實存在卻又無需過分擔憂。真正值得擔憂的是量化寬鬆政策的另一些副作用,如刺激金融泡沫、加劇未來通脹風險、降低經濟結構改革動力、加大國際資本流動風險等等。換言之,超寬鬆貨幣政策值得擔憂的問題是會否造成經濟“內傷”,而非貨幣戰這樣的“外傷”。

  貨幣戰爭之所以“被誇大”,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將量化寬鬆政策的多重影響簡單地歸納為匯率問題,將一國貨幣決策的複雜動機簡單地歸納為國際博弈的陰謀論,容易誤導人們的反思方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