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安倍晉三親筆信外交失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8 09:11:12  


山口那津男(左)把安倍晉三的親律信交予習近平。
  中評社台北1月28日電/帶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筆信前訪北京的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獲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接見,中日關係解凍狀似露出曙光,實際上這只是雙方的外交心理戰。 

  旺報今天社評說,習近平雖然同意“中日需要透過協商與對話解決問題”,也表示會“認真研究”中日峰會的可行性,實際上僅是外交禮儀的客套話。中日關係回歸正軌之途,關鍵仍視日本的誠意和舉動。安倍如繼續堅持在國際社會建構“自由與繁榮之弧”,企圖圍堵與制衡中國,即注定了“親筆信外交”不會成功。 

  日本媒體高度關注山口的“破冰之旅”,雖普遍認為習近平回應安倍親筆信的態度積極,有助於改善中日互動的氛圍,但針對中方沒有改變對釣魚台主權的既定立場及日方繼續堅持中日不存在領土主權爭端,也質疑中日關係難有根本的改善。 

  安倍藉親筆信展示對北京釋出善意,僅是為因應東亞安全情勢遽變的權宜之計。本世紀初以來,只要對外關係陷入低潮,日本首相都會藉親筆信緩和僵局。2002年初小泉純一郎親筆致函江澤民之後,幾乎歷任日本首相皆曾對北京展示過“親筆信外交”,成效亦因人而異,關鍵在於致函者的誠心。 

  安倍去年底接任首相迄今,已先後對韓國新任總統朴槿惠、北約祕書長與習近平發出親筆信,一方面期望紓緩與中國和韓國的緊張關係,另一方面又想利用與北約建構的全球夥伴關係,希望拉攏歐盟國家制衡中國,用意迥然不同。 

  安倍的親筆信內容多屬外交詞藻,既無改善中日關係的具體方式,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承諾。安倍此舉印證的只是日本外交的兩面手法,主要目的既為舒解華府的壓力,也為塑造日本主動與中國和解的國際輿論。否則,安倍不會公開否認山口有關“中日應擱置釣魚台爭端,留給後代人智慧解決”或“建議中日都不派遣軍機至釣魚台上空”的善意言論,反而重申日本不會在釣魚台問題有任何讓步,與中國絕無談判的空間。 

  習近平接見山口及期許中日關係的談話,顯示中國韜光養晦的外交手腕已趨圓融,展現“得理亦可饒人”的胸襟。《紐約時報》日前的評論認為,中國的崛起與日本的衰落已大幅提升中國人的自信,釣魚台重回中國主權乃勢之所趨。 

  釣魚台衝突已點燃中日間的民族主義情緒,雙方軍事衝突更箭在弦上。此時國際社會再多的和平呼籲,都未必能讓中日平心靜氣。即將上任的美國務卿克里最近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表態,美國似無在亞太增強軍力部署的必要,更不需要因此激怒中國,似乎也在警示安倍,美國今後的東亞安全戰略將以“預防”取代“圍堵”政策。 

  安倍若真有誠意化解中日衝突,就必須正視二戰歷史,認清釣魚台領土爭端已成為全中國人舒解戰爭創傷和民族屈辱的出口。對北京領導人傳遞一封虛假示好的親筆信,無實質意義,無法達到和平協商的初衷。中日若再啟戰端,涉及的將是中國民族和歷史的榮辱,這場戰爭中國人只能贏不能輸。 

  解鈴仍須繫鈴人。安倍如果不願深刻記取歷史教訓,告誡年輕一代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悲慘後果,避免重蹈覆轍;媒體若不能認清,右翼軍國主義思維帶給日本的災難,持續就民眾支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或日本人敵視中國人的現象推波助瀾,歷史悲劇終將重演。 

  安倍的親筆信對紓緩中日緊張關係的助益有限,美日依舊舉行奪島聯合軍演,中國未停止釣魚台海域的常態性巡邏,並宣稱正在興建首艘常駐釣魚台海域的萬噸級先進漁政執法船。此時安倍與其不斷製造善意的假象,不如藉前首相村山富士和自民黨前幹事長加藤紘一本月底訪問北京的機會,公開展現改善中日關係的誠意。


    相關專題: 日本釣魚島玩火 中國強硬應對挑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