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國軍力越強 亞太和平越有希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9 09:06:01  


運-20粗圓的機身被中國軍迷昵稱為“胖頭魚”。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文林的文章稱,近期,中國軍工領域喜訊不斷。“運—20”大型運輸機剛成功試飛,又傳出中國成功進行反導試驗消息。聯想此前航母下水、五代戰機試飛、北斗系統開通等赫赫業績,不禁讓國人由衷自豪。

  而對某些偏狹的西方媒體來說,中國軍力提高似乎更加驗證了“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論調,並很容易得出“逢強必霸”的推論。然而,正像此前有西方學者預測中國未來一再出錯一樣,簡單地將中國提高軍力與推行霸權政策相聯繫,再次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相互依存的時代背景,中國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戰略文化以及主要依靠勞動創造財富的崛起方式,都決定了中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需要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而不是相反。

  因此,與西方某些人猜測相反,中國加強軍備水平,恰恰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毋庸諱言,當前世界並不太平。冷戰結束20餘年來,西方已接連發動了5場地區戰爭,即1991年海灣戰爭、l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和2011年利比亞戰爭。回顧過去幾場戰爭不難看出,越是雙方軍事實力不對稱,越容易引發西方大國的戰爭欲望(包括通過軍事威懾迫使對手屈服)。

  尤其是基於“賭場資本主義”的美國,發動戰爭很多時候就是為了掠奪財富,鞏固政治經濟霸權。實力越不對稱越容易引發戰爭。薩達姆自廢武功,主動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果使美國打擊起來無所顧忌;戈爾巴喬夫將“全人類的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不斷向西方釋放善意,結果導致蘇聯解體。卡扎菲主動投靠西方,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果2011年遭西方軍事打擊,重複了薩達姆的命運。在伊朗核問題上,正是顧及伊朗的報復能力和強烈的戰略意志,美國才遲遲不敢下動武決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