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安全戰略前後矛盾 澳大利亞陷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3 00:10:18  


文章稱,澳大利亞的安全戰略常常令外界“摸不著頭腦”。
  中評社香港2月3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去年末,澳大利亞媒體公佈了2013年國防白皮書草案。新的國防白皮書意在闡明澳大利亞目前的安全戰略考慮,以及堪培拉的應對方法。白皮書草案中提到,中國的軍事擴張正在改變太平洋的力量平衡,將直接挑戰澳大利亞在本地區的戰略權重。但最近,吉拉德政府卻推出了數額巨大的國防開支削減計劃。這樣的方向相左令許多觀察人士感到困惑。

  日本《外交官》雜誌網站文章稱,吉拉德政府最近將國防開支預算削減到了占GDP的約1.6%,創下了193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這一舉動令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顯得格格不入,因為相關的其它國家都在將軍事現代化做為國家優先發展的任務之一。文章稱,當涉及到安全問題時,澳大利亞一直都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國家。

  一方面,澳大利亞看起來位於一塊異常安全的大陸,有天然的屏障,先進的軍隊,國防預算位列全球前15,並且沒有直接的戰略威脅。但另一方面,不安全感卻一直貫穿在澳大利亞的戰略思想之中,這也是為什麼堪培拉要那麼緊密地堅守與美國同盟的原因之一。

  文章稱,或許,澳大利亞的戰略焦慮感一部份來自於早年歐洲殖民歲月的遺留——人口稀少和對亞洲模糊的恐懼。毋庸置疑,二戰時,英國拱手讓出新加坡所帶來的失落感加強了澳大利亞的焦慮。而在冷戰期間,對亞洲國家壯大的潛在擔憂和對共產主義的偏見更加深了澳大利亞的不安全感。

  十年後,東南亞以及東南亞之外的國家爆發的殘酷的聖戰又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新的威脅感,包括擔心它引以為傲的具有彈性的多元民主會培養出內部的恐怖分子。

  最近,對中國力量的不確定感——從軍事現代化到潛在的外資和經濟高壓,已經成為了堪培拉安全考量的主要方面。

  2009年,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的陸克文發布了國防白皮書,承諾要建設更加強大的軍隊,包括12艘配備巡航導彈的新一代潛艇。這一計劃被批評是對中國不必要的挑釁。2010年,陸克文被工黨內部罷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