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江宜樺組閣 劉兆玄名單出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4 08:40:02  


  中評社台北2月4日電/眾所矚目的財經小“內閣”人事異動,昨晚初步底定,華航董事長張家祝以黑馬之姿意外出線,他與內定副“閣揆”毛治國在政壇同被歸類為“劉兆玄人馬”,引起不同解讀。政府高層分析,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對馬英九“確實有相當的影響力”,毛、張及內定“交通部長”葉匡時、“行政院秘書長”陳威仁過去均曾共事,將是“歷來默契最佳的團隊”。 

  中國時報報道,“行政院”昨晚發布新一波人事,其中張家祝與毛治國同被歸類為劉兆玄人馬,加上新“閣揆”江宜樺和新交長葉匡時都是劉“內閣”時期的“閣員”,有人笑稱新“內閣”儼然是“劉內閣2.0”。政府高層坦承,劉兆玄對馬英九“確實有相當影響力”,其意見發揮一定作用並不意外。儘管這波人事帶有幾分當初劉“內閣”的影子,不一定表示過去施政路線將重出江湖。 

  與財經部會無淵源的張家祝出線,據透露,主因來自包括劉兆玄在內多位重量級人士推薦,有人以出身公營事業的趙耀東比擬,加上近年華航行銷表現不俗,打動府院高層,敲定此人事安排。 

  政府高層以“非常聰明的設計”形容這波“內閣”人事。江宜樺和內定“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已有一年共事經驗,兩人溝通默契不錯;更重要的是,包括毛治國、葉匡時、張家祝和陳威仁都出身交通系統,專業背景與工作經歷相近,情誼、默契俱佳,可說是“最有默契團隊”。 

  這名高層指出,相較一年前組成的陳“內閣”,成員不乏亮眼明星,但彼此無法充分合作。新團隊的特色在於具有高度“團隊精神”,可望發揮有效執行力。 

  外界質疑張家祝的專業背景,政院人士分析,雖然高層希望引進企業CEO入閣,但政府體系限制很多,擔心民間人士在政壇“水土不服”;拔擢常任文官又有新思維與開創性不足的缺點。因此,技術官僚出身、又有企業經營歷練的張家祝恰可滿足需求,又避免缺失。 

  新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被政府高層形容為“歷來最具國際體系概念的主委”。馬英九看中的是台灣積極洽簽FTA,並力拚加入RECP及TPP,都需要以台灣在國際體系中的定位來規劃政策,管中閔的強項正是經濟自由化。 

  管中閔曾在基本工資及鬆綁外勞等決策中,“再吵連一粒米都沒有”的發言與勞團對立,是否影響未來經建政策擘畫?政府高層分析,爭議關鍵在於經濟情勢是否好轉,只要景氣變好,基本工資與外勞等爭議都可跳脫來看,不會影響大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