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避免朝鮮失控 中美應深化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4 08:52:39  


金正恩無視民窮財盡,執意進行第3次核試。
  中評社台北2月4日電/隨著中日釣魚台衝突升高,朝鮮光明星3號、日本雷達4號與韓國羅老號衛星先後升空,朝鮮高調回應聯合國安理會的譴責案,宣稱將進行“更高水平的核試”,東亞天空戰雲密布。美國與韓國計劃近期海上軍演意圖嚇阻朝鮮,一旦擦槍走火,勢必引火燎原。 

  旺報今天社評說,朝鮮核武失控始終是東亞安全情勢變化的變數。國內年生產總值僅280億美元的朝鮮,尚不及波羅的海小國拉脫維亞。金正恩無視民窮財盡,執意進行第3次核試,下令軍方備戰,更警告韓國若參與國際制裁朝鮮,即形同宣戰。 

  平壤認為,聯合國制裁案是美國防堵朝鮮崛起的嚴重挑釁,宣稱美國為此將付出慘痛代價。國防委員會的措辭強烈,既否認“9.19共同聲明”的效力,又宣示不再參與六方會談。“9.19共同聲明”是2005年9月19日(第四輪)六方會談在北京全會上,達成以和平方式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共識,朝鮮此舉顯然是針對北京與華府聯手,宣洩不滿。 

  北京這次罕見地支持制裁朝鮮,或在爭取重啟六方會談的主動權,藉此重申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對朝鮮發射衛星不以為然。北京與金正恩政權的新關係,目前正處於摸索與磨合階段。中國雖是朝鮮的長期盟友與經貿夥伴,對平壤的外交行為,現卻無著力點。 

  去年朝鮮兩度發射衛星,中國的道德勸說與外交施壓,皆未發揮預期效果。在和平發展與建構周邊安全環境的原則下,維護朝鮮穩定和體制延續,最符合現階段中國的戰略利益。為防範朝鮮嚴重脫序與失控,北京對平壤核試的態度只能適度拿捏,過度施壓恐造成反效果。 

  美國防部長候選人海格爾日前在參院任命聽證會上表示,朝鮮已經擁有核武,其未來動向將更難以預測。金正恩宣布將再度核試,已對中國造成難以預料的安全威脅。 

  朝鮮曾於2006年與2009年兩次進行核試,第一次核子試爆地點在花台郡舞水端里,距吉林省約137公里,第二次核試地點在咸鏡北道吉州地區,距吉林省約130公里。根據韓國官方的查證,朝鮮第3次核試地點仍會選在咸鏡北道吉州山區,但距離中國邊境拉近至約100公里。朝鮮核試基地步步近逼中國邊境,既有隱避之需,也有威嚇中方之意。 

  朝鮮這次聲稱的“更高水平核試驗”,或為測試在遠程導彈安裝核彈頭的技術,甚至可能藉著引爆鈾彈,展示自身擁有製造核武能力。其實,朝鮮無論是用氫彈或鈾裝置引爆,只要出現失誤,朝鮮與中國東北皆將受害。若進一步失控,大量朝鮮難民潮將會湧向中國東北。媒體報道,中國海關最近已加強對遼寧丹東或大連等城市,與朝鮮進出口貿易的檢查,似乎有意警示平壤。中國瀋陽軍區則在東北邊境嚴陣以待,因應可能的突發事件。 

  六方會談原本是中國倡議解決朝核武問題的機制,也是北京對東亞展現政治影響力的場域。於今,北京協調出的聯合國安理會第2087號決議,雖無制裁朝鮮的實質內容,卻導致六方會談無疾而終。目前北京應已開始研擬勸阻朝鮮停止核試的措施,只是朝鮮未必會順應中方的安排。 

  朝鮮核武危機迄今印證,全球實現無核化目標之前,朝鮮絕無放棄核武的可能。事實顯示,六方會談僅能緩和對立態勢,卻無助於徹底解決危機。國際社會制裁朝鮮愈嚴厲,重啟六方會談的機率就愈低。近年來,朝鮮一再表態不惜代價發展核武的決心,並未因金正恩時代而動搖。國際社會以往認為朝鮮發展核武意在換取經援的說法不攻自破。 

  面對朝鮮再次核試,北京消極防範,實難有積極作為;美國藉軍演威嚇朝鮮之餘,亦無具體而有效的對策。可見的未來,避免朝鮮失控應該是中美合作共同關注的重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