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俊華:港府已轉虧為盈 不會刻意估錯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4 09:56:59  


曾俊華否認刻意要增加財政儲備。
  中評社香港2月4日電/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二○一二至一三年度首九個月,政府財政已轉虧為盈,截至十二月底已有四百億盈餘,遠超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去年預算案中估計的三十四億元赤字。曾俊華昨日在他的網誌上強調,政府沒有刻意低估收入,藉以限制開支的增長,而是本著“應使則使”的原則,從不吝嗇增撥經常性資源,回歸以來的經常性開支增長已高達百分之七十七。他又引用日本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叫長者“快點死”的言論,認為香港要盡快討論人口老化問題。

  政府在上月底公布了一二至一三財政年度,頭九個月的收支,錄得了四百億元盈餘,已超越曾俊華原本預期的三十四億元赤字,財政儲備更突破七千億元,但薪俸稅、部分利得稅及上月賣地收入仍未入帳,港府內部估計,今年盈餘必超過四百億元。

  曾俊華在網誌中強調,政府從來沒有刻意低估收入。

  他解釋,本財政年度,政府財政儲備的投資收入有三百七十七億元。因為政府去年增加賣地,賣地收入較預期為高,而且外圍熱錢流入,令第三季股市轉為活躍,增加印花稅收入,所以庫房才暫時錄得約四百億元盈餘。

  他又澄清,回歸十五年以來,政府經常性開支增長為百分之七十七,遠高於同期的經濟增長和累積通脹率。除了出現經濟衰退的數年外,政府的經常性開支一直都有增長,政府一直本著“應使則使”的原則,從不吝嗇增撥經常性資源,恒常地支持討論成熟和社會有共識的新政策、新增服務。

  財政儲備屢創新高,曾俊華指時常有人問他,為何政府要累積那麼多的財政儲備。他解釋,政府從來沒有刻意要增加財政儲備,但也不會違反“應使則使”原則,隨意把財政儲備花掉,以防一旦財政儲備大幅下降,投資收入因而減少,日後應付經常性開支的能力也會減低;當出現赤字時,財政儲備更會被進一步消耗,以致出現惡性循環,政府不得不小心。

  他又引用日本副首相兼財財務及金融大臣麻生太郎,早前提出希望長者“快點死”的“失言”作例子,指正因為日本高齡化問題,令政府開支壓力大增,財金官員大為頭痛,才會有這種“荒謬思維”。

  曾俊華指出,香港人壽命預期可媲美日本,而且出生率也非常低,退休人口會不斷增加,社會要好好思考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未雨綢繆,否則日本現時的問題遲早會在香港出現。但他慶幸特區政府從來不靠借貸度日,且有相當豐厚的財政儲備,令社會有多一點時間討論和思考這課題,凝聚社會共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