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核安全新規挑戰安倍新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5 10:13:55  


  
  在幾乎所有反應堆都停止運行後,日本被迫進口更多化石燃料,讓這個能源匱乏的國家在去年創下年度貿易逆差的歷史新高。在事故發生前,日本一直擁有巨額的貿易順差。
 
  安倍晉三影響或駁回委員會決定的能力似乎很有限。這個監管機構被賦予了很大的自主權,能在不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採取多種行動,部分原因正是安倍晉三的政黨在野時,進行的政治動作。由於擔心當時執政的民主黨中,某些人的反核議程,自民黨主張該機構應免受政治壓力干預。
 
  日本的核工業影響力很大,該產業的支持者在上周五似乎發起了一場運動,以確保上述規定不能像過去一樣生效。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Japan Business Federation)會長米倉弘昌(Hiromasa Yonekura)周五對記者說,“假如我們沒有穩定的能源供應,那麼企業該如何投資,如何幫助日本經濟增長呢?”
 
  《日經產業新聞》(Nikkei Business Daily)在周五的報道中引述了一些電力公司的預測,稱日本的十家核電運營商,包括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的運營企業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總共可能要支付1萬億日元來開展規定的核設施改進。
 
  預計該委員會將在7月份的公開聽證會程序之後,最終確定這些規定。反核活動人士當中仍有揮之不去的疑慮,他們擔心這個新成立的委員會,最終會一團和氣地對待日本的核電運營商。儘管核電站必須滿足新的規章,才能獲准重啟反應堆,但委員會卻預留了暫緩實行某些標準的可能性,從而讓受限的反應堆重啟。
 
  成立現在這個由五名成員組成的核能監管機構,是因為過去的監管機構與核工業界關係過於緊密,受到了民眾的抱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