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撾非政府組織大佬失蹤 境外勢力施壓政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0 16:52:43  


 
  吳強分析稱,失蹤事件發生在希拉里.克林頓訪問老撾之後,又在東盟峰會的同時,國際社會對該地區的政治進程、對公民社會作用和領袖有更多的興趣,這也是大家對緬甸政治改革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期望。

  泰國前總理阿南.班雅拉春、佛教社會活動家蕭肅樂紛紛對桑姆豐表示聲援。2013年1月13日,東盟就此事派出了議員代表團赴老撾調查。隨後代表團發出的聲明稱,和老撾高層坦誠地交換了意見。並強調,桑姆豐的失蹤不僅僅讓老撾的形象很糟糕,而且影響到東盟的整體形象。

  2013年1月16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其聲明中視桑姆豐為老撾的公民社會領袖人物,要求老撾政府進行透明調查,盡其所能將桑姆豐立即帶回他的家人身邊。

  “等記者、外交官都走了,一切照舊”

  早在2013年1月3日,老撾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的大使向聯合國遞交了老撾政府的聲明。這份聲明和此前吳水萌得到的答覆一致,即老撾政府與桑姆豐失蹤案無關,桑姆豐可能是因為商業或者私人糾紛而遭到襲擊。

  但監控視頻顯示,事發地點就發生在當地一間警局門口不遠處。

  人們很難不做出聯想,作為亞洲最年輕和威權國家之一,老撾近年來的發展已經明顯帶來民間社會與上層權力精英的分歧。

  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老撾在2009年的全球排名中為133位,2011年下降為138位。在東盟諸國中,這個排名比柬埔寨略好。近年來,由於實行開放政策,引進外國直接投資,老撾的GDP增速很快,保持在年均7.5%以上。而GDP的增長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社會階層的分化。

  老撾的支柱產業依然是農業,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依靠傳統農業生活的人群被邊緣化,從而引起非政府組織和知識界的不滿。和南亞、東南亞其他國家類似,土地、資源、環境、腐敗等問題不斷激化民間與執政者之間的矛盾。

  桑姆豐多年來主張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當政府的一些工業規劃侵害到環境和農民生計的時候,桑姆豐站出來表示不同意見,又在《萬象時報》上呼籲政府不要只盯著錢看,要想到百姓的幸福感。無疑,這和老撾最高層的執政理念有距離。

  《經濟學人》稱,很多老撾NGO工作者將桑姆豐的失蹤與他和政府不一致的表態有關。在事發前桑姆豐曾提出,發展不能以GDP為唯一目標,執政黨應考慮老百姓的幸福感。

  無論如何,國際社會尤其東盟對失蹤案表示極度關切的同時,在強大的管控下,老撾本土的民間組織卻難有作為。2013年1月中旬,有65個NGO聯署給老撾總理的信要求調查,這些NGO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蒙古等國,但是記者沒有看到其中有老撾本土組織。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撾知識分子艾薇(化名)向記者介紹,在老撾沒有辦法進行有組織的抗議,也沒有獨立的媒體能夠發聲,甚至和尚群體都是被控制的。他對桑姆豐案持悲觀態度。“等記者、外交官都走了,事情可能會慢慢平息下去,一切照舊。”
 
  艾薇對東盟國家和外部的聲援也並不看好,“東盟成員國也各有不堪的秘密,而西方也要做出現實的權衡”。

  他甚至聽說,桑姆豐的老熟人和親戚都已經被政府警告,不得參與、談論該案。在和記者聯絡時,桑姆豐的妻子吳水萌希望能用網絡電話通話,因為她覺得手機並不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