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財產公開就是現成的制度籠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1 15: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反腐敗問題上措辭嚴厲的表態,引發了輿論熱烈的討論,尤其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提法,更令公眾對制度反腐充滿期待。高談闊論的評論員們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對“權力”與“籠子”關係的理解。有的問:主語是什麼,誰來把權力關進籠子?有的稱:什麼樣的籠子?別編成跟西方一樣的籠子,要符合中國國情。有的說:關鍵不是把權力關進籠子,首要是把民眾放出籠子。

  角度各異,提供了思考問題的不同維度,不過細細分析,多屬文字遊戲。中國反腐敗最不缺的就是形形色色的理念,而最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反腐命題,各部門就應該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讓公眾看到中央反腐的誠意和決心。這個問題上,不必再假裝摸石頭了,不必空談“什麼樣的制度才是好籠子”,不必守著籠子找籠子,早已有很多現成的制度籠子等著去啟用。

  比如,公眾翹首期盼的一個制度籠子: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如果這個制度很快得到實施,就是一個約束權力、遏制腐敗很實用的籠子。

  日前,在廣州市政協會議上,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範鬆青遞交提案呼籲推行官員家庭財產申報公開,並率先向媒體公開自己的收入狀況,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範鬆青告訴記者,希望官員家庭財產申報公示能盡快實施,避免“有始無終”。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也公開表示,如果接到通知要求公示,他會帶頭公示財產。此前,有好幾位中央高官表示願意公開財產,新華社采寫的七常委人物特寫也被解讀為是家庭財產信息公開的信號。中央紀委也表示要抽查核實官員的個人事項報告。

  這些都是好現象,說明在“官員財產公開制”問題上已經漸漸告別過去的“民熱官冷”:一方面,民眾熱切期盼、熱情呼籲、熱烈推動,民眾通過輿論喊,專家通過媒體喊,代表委員通過兩會提;另一方面,官方卻保持著尷尬的沉默,對輿論呼籲不回應,也有調查顯示多數官員反對公開。甚至發生過很多網民主動公開自己的財產以“我脫了,輪到你了”倒逼官員公開的行為藝術——“財產公開”民眾一邊熱,表明阻力很大,條件不成熟。而如今很多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也站出來公開支持了,說明條件已經漸漸成熟,官民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形成基本共識。

  既然條件已經初步成熟,起碼應該給出個時間表了。官員財產公示並不像想的那麼簡單,技術上需要完善,自上而下地推進也需要時間,公眾能理解這方面問題。所以專家設計的各種方案中,都為改革留下了時間,並沒有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可許多地方官方似乎一直沒有給出時間表。過去不給,是時機還沒有成熟,但現在已經成熟了,就應該給出一個時間表。3年?5年?還是10年?總得讓公眾有個盼頭,給改革一個期限,給反腐敗制度安排一種壓力。

  承諾“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就應該落實官員財產公示制這樣現成的籠子,這也考驗著決策者的反腐誠意。輿論和公眾的眼睛都盯著,到底是真反腐,還是做做樣子,實不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制”是一個試金石。將官員的財產置於陽光下,就是將權力置於公眾的監督下。籠子早有現成的了,就看決策者什麼時候把權力裝到這個籠子裡。(時間:1月30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