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媒:冷而不戰 俄美關係新現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2 11:18:57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俄羅斯《星火》周刊網站2月11日文章稱,俄美持續爭吵,“重啟”未見成效。不過,俄美關係當前的矛盾與數十年前的衝突性質完全不同。

  俄美剛一有矛盾,記者們就馬上預測要爆發新冷戰。冷戰不是任何爭吵的同義詞,冷戰是兩個超級大國嚴重對峙,彼此都有能力多次消滅對方,因而被迫謹慎行事,遵守一定的規則。

  如今冷戰的遺產只剩下核均勢。在今後一段時期均勢仍將保留,因此無論爆發核衝突的可能性被認為是多麼荒謬,反導防禦問題絕不會從議程中消失。只要有大規模的核武庫,雙方就有“戰略穩定”問題可談,也就是說,任何一方都不應有對付核打擊的能力。這個從上世紀中期起延續下來的原則將繼續保留。此外與冷戰就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了。

  在當代世界政治中,觀念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傳統的力量平衡形式失去了迫切性。以往力量對比的萬能尺度是戰爭,如今已不再起這樣的作用了。確切地說,由於有核武器,多個大國參與的大戰不可能發生。而局部戰爭卻會逐步升級,國內衝突由於外部力量的干涉而蔓延開來。“勝利”的概念模糊不清,能否說北約在利比亞勝利了?法國在馬里勝利了?一方面,是的,執政者換了,恐怖分子受到了懲罰。但另一方面,事態如何發展難以預料,往往那些被西方夥伴憎恨的人卻上台執政,而勝利者的任務卻歸結為如何無痛苦地離開戰場。在阿富汗或伊拉克,誰都沒有提到勝利,只是談到撤軍戰略。

  軍事力量的作用越有限,經濟、思想和信息的力量就越重要。在這方面展開了主要對抗,捍衛著主權。從這個角度看,“馬格尼茨基法案”就很顯眼。無論通過這個法案有什麼動機,美國國會都在耍滑頭,表面上沒有超越本國法律,卻對俄羅斯當局的一些人施加了壓力,利用經濟(凍結資產)和抹黑的手段,一箭雙雕,一方面提醒說,美國仍是一個能夠左右別國執政集團的國家,另一方面重申美國有權規定全世界的法律和道德標準。

  莫斯科進入了這樣一個時期,國內探索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地影響對外政策。不會有任何形式的冷戰,因為沒有任何有分量的理由爆發冷戰。在具體的熱點問題上協作完全可能,甚至會是成功的。但總體上兩國繼續疏遠,因為在美國也是國內事務越來越多地影響對外政策,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兩國關係會保持在非敵非友的中間狀態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