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情咨文涉華言辭微妙 奧巴馬未來多荊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6 00:21:59  


 
  涉華言辭變化微妙

  文章表示,相比國內政策,奧巴馬在外交政策方面只對阿富汗撤軍、朝鮮半島和伊朗核問題略作提及。他在唯一一次提到中國時說: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正在傾全力進軍清潔能源領域,美國也必須這麼做。”在過去4年的國情咨文中,他都毫不例外地提及中國且次數逐年遞增,儘管今年的國情咨文中只一次提及中國,但卻釋放了積極的資訊。

  以往奧巴馬提及中國時有兩個特點:一是強調中國是競爭對手;二是揭中國的“短”,要求中國“公平競爭”,並一定程度上表達對中國的不滿。縱觀幾次國情咨文,奧巴馬涉華言辭已發生微妙變化:2010年他強調,中國擁有最快鐵路列車和生產清潔能源產品的新工廠,並大聲疾呼“不接受美國淪為第二名”,與中國競爭意味濃厚;到了2011年,奧巴馬的心態轉為承認中國在某些領域的領先地位,頗有以“中國為榜樣”,向中國學習的意味;而2012年他標榜對華貿易救濟案的數量以及宣布成立針對中國的新機構,顯示其對華貿易態度趨於強硬,並付諸實際行動。此次再未提及中國對清潔能源進行所謂的政府資助,其角度似已從“不公平競爭”轉向“正常競爭”。今年奧巴馬國情咨文涉華內容“從起點回到起點”也引發了外界聯想,特別是其第二任期對華政策是否會回到2009年時那樣溫和理性,當時奧巴馬積極加強對華接觸政策,甚至打破美國歷任總統上任後第二年訪華的“傳統”,在上任第一年就實現了訪華。

  文章指出,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有理由相信奧巴馬第二個任期對華政策會更加溫和理性:其一,奧巴馬第二個任期重在為自己留政治遺產,其主要精力將放在國內而不是國外。在涉華問題上,所謂的貿易不公平、人民幣匯率問題,過去4年中美雙方處理得比較好,老調重彈已沒有意義;其二,奧巴馬已沒有連任壓力,在處理許多涉華問題時無需再渲染“政治色彩”;其三、美中兩國都無意與對方對著幹。美國新任國務卿克里以及準國防部長哈格爾均被視為對華“溫和派”,作為對美國對華外交政策有著決定性影響的人物,克里和哈格爾歷來主張多邊主義,在涉華問題上比較理性務實,主張全面接觸,這也是中美關係的利好因素。

  不論是去年國情咨文演說中的“基業長青經濟”,還是今年演說中的“睿智政府”,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執政思路並未有重大改變。他依舊堅持政府在保障重點領域開支、力促社會公平等方面有所建樹,為推動短期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美國可延續寅吃卯糧的赤字財政政策,將財政赤字難題踢給繼任者。在目前美國“府會分治”的背景下,國會批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可能性極小;他建議提高美國僱員的最低時薪,力圖通過堵上富裕階層享有的稅收漏洞以體現社會公平。

  但任何稅收改革都需要來自共和黨陣營的合作,目前兩黨在稅改思路上分歧明顯。這種財政狀況背後隱藏的是美國社會福利開支增速遠超經濟增速,但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很多政治家不願碰這個會得罪億萬選民的“硬骨頭”。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維繫美國的國際軍事霸權,美國政府又會選擇更大規模的赤字政策來實現短期政治目標。歷史證明,這種失衡的財政天平在長期內難以為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