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央反腐新思路:先治標 為治本贏得時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9 11:08:06  


    
  新思路或源自治堵經驗
 
  反腐側重點經歷幾輪嬗變
 
  王岐山提出的“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這一新思路與王岐山任職北京市長期間對於北京交通擁堵治理的思考具有高度一致性。
 
  在去年12月25日刊發的“求真務實 盡責奉獻——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人物特稿中,新華社記者如此寫道:“面對北京日益擁堵的交通,王岐山清醒地意識到,北京剛剛進入交通擁堵的歷史時期,解決這一問題,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當前以治標為主,治標是為治本贏得時間。”
 
  自2004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以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16字一直是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針,並寫入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之中。
 
  新任中央紀委書記有關“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的表述是否意味著中共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方針上已經發生了改變呢?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給予了否定的回答。
 
  林喆認為,所謂治本是指在制度上防治腐敗,而治標是指懲治正在發生的、老百姓深惡痛絕的官員腐敗案件,“治本是制度建設,但制度完善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目前制度上還不完善的條件下,只能先懲治已經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
 
  “在治標的同時,也要注意治本的問題,反腐工作根本上還是要從制度上下工夫。”林喆注意到,十八大後,中央懲治腐敗的力度在逐步加強。
 
  對於習近平“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表述,林喆從歷史角度考察後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反腐工作側重點經歷了幾輪嬗變。
 
  “改革開放前期,反腐工作比較注意縣處級、廳局級官員的懲處,涉及省部級官員的較少;等到北京、天津等地相繼發生一些省部級官員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員涉案後,反腐工作又側重於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到了2008年、2009年時,各地爆發出不少‘蟻貪’時,反腐重點又轉向了基層官員。”林喆說,“這一次習近平的表態意味著今後的反腐工作將不再區分官員的級別,一視同仁地予以打擊,發現一件查處一件。”
 
  正如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所說:“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一位地方紀委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央新領導層的提法是非常好的,“關鍵還是落實下去,從以往的實踐來看,真正貫徹落實是最難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