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鄧年益:台灣應協助農民在大陸建立品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2 00:27:23  


鄧年益大力促銷台中名產甜柿和雪梨。(中評社 鄧木卿攝)
  中評社台中2月22日電(記者 鄧木卿)2010年台灣農產品開始進軍大陸以來,台中市農產品最大貿易商鄧年益創下多項全台第一,包括一次賣出10多公噸的雪梨、2327公斤的梨山茶以及30公噸的龍眼乾(需120公噸龍眼製成)等記錄。不過他也感慨良多,指台灣政府只負責幫農民在大陸辦參展,辦完後就沒了,剩下來的就讓農民單打獨鬥,政府應該協助農民打響知名度,建立品牌,因為大陸人迷戀名牌,如此台灣農業才能在大陸立足。

  2008年,台中縣政府和江蘇省常州市、福建省莆田市締結姐妹市,當時在國民黨台中縣黨部文宣小組服務的鄧年益負責和常州接觸,不過,他不從黨部系統,反而從民間管道著手,雙方交情不斐。

  鄧年益說,大陸對茶需求量非常大,大陸各地茶葉種類繁多,但一喝到台灣的梨山茶,全都豎起大姆指喊讚,他舉例,全江蘇省只有兩名國家一級高級評茶師,其中一名70多歲的蔣俊云,就對梨山茶讚不絕口,不論是茶葉生長環境或是烘焙技術,都是大陸望塵莫及,但是梨山茶很難打開大陸市場,因為沒有建立品牌,也沒有管道可買。

  鄧年益感慨的說,台灣政府雖然幫農民在大陸辦展售會,但展售會一結束,農產品在會場上就只賣那麼一次就沒下文了,接下來,農民只能單打獨鬥,自己找管道賣。他說,台灣多是小農規模,不可能自己來,一定要整合,才有力量,他認為政府應該主動出面幫忙,協助打廣告,辦行銷,設立據點,建立品牌,大陸人已逐漸富起來,他們送禮,只送有品牌的,不論價錢貴賤。

  他說,台灣政府對農業的未來不太重視,反而是大陸比台灣積極,南部的柳丁、香蕉和鳳梨滯銷時,大陸把這問題列入優先解決,大量採購解決農民困境,照顧與否,立見分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