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克里出訪或是美發出戰略“微調”的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6 00:09:55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美國新任國務卿克里出訪歐洲和中東9國是對4年來希拉里任國務卿時重返亞太戰略推行“過急”和“過激”的一種“微調”,也可以說是美國自身對外戰略的“再平衡”。4年來,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攻勢凌厲,但後勁不足,主要表現在外交和軍事領域,焦點問題主要是南海爭端、東海中日、朝鮮半島和中印關係。但是後3年,這一戰略實施出現疲態,了無新意。

  文匯報刊登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戰略與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長郭學堂的文章稱,在南海爭端中,東盟大多數國家希望該地區穩定,對美國插手導致地區形勢動蕩頗為不滿,東盟國家不願在中美競爭中“選邊”,使美國急於在南海“點火”的努力大打折扣。

  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偏袒日本,現在逐漸認識到這樣下去會把自己拖進泥潭,這與美國希望長期維持在亞洲的主導地位並不一致。這次日本首相安倍訪美,奧巴馬政府避談釣魚島問題,就是對安倍提個醒。

  在朝鮮核問題上,美國雖然在韓日支持下希望改變半島現狀,但該地區國家都希望地區和平和穩定,戰爭不符合任何國家的利益。在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後,中俄明確表示反對通過軍事手段解決朝核危機,這對美國希望通過朝鮮核問題打出地緣政治缺口的努力構成很大牽制。

  文章表示,在南亞地區,美國幾年來加強了軍事援助和外交支持,鼓勵印度加大軍事投入,不斷挑撥中印關係,借印度之力牽制中國。但中印作為金磚國家,注意力都放在國內經濟建設和建立新的世界經濟貿易格局上,這一戰略共識使美國難以達到戰略目的。

  總體來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軍事、外交和政治手段都動用了,但成效不大,後勁不足。未來美國的亞太戰略在軍事和外交上還將維持現有的推進措施,但注意力和重點將轉移到經濟和貿易領域,加強推進TPP將是未來4年美國亞太外交的著力點。

  正是因為希拉里任期內咄咄逼人的戰略“東移”,導致其全球戰略支柱不斷受損。克里出訪歐洲和中東是要修補損傷,防止中東這盤大棋發生“崩盤”,從而危及美國和西方國家在中東的長期主導地位。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危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