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5 15:24:32  


 
  這五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上保持增速平穩較快、物價相對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於平衡的良好態勢,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顯著高於同期全球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速,通貨膨脹率遠低於其他新興經濟體。我國經濟穩定,充滿活力。
 
  回首這五年,面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持續低迷的嚴峻挑戰,中央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有效避免了我國現代化進程因巨大的外部衝擊而出現大的波折,實踐證明這些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
 
  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0.1%下降到2.6%。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2012年底,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2.9平方米、37.1平方米,分別比2007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
 
  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21.5輛,比2007年增加15.5輛;旅遊、文化消費大幅增加。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全球首位,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4%,成為國民經濟重要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品質量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成為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
 
  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五年累計,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17億噸、煉鋼產能7800萬噸、水泥產能7.75億噸;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4600萬噸;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7.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5.7%和17.5%。
  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細顆粒物PM2.5等監測指標。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五年累計完成造林2953萬公頃,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6萬平方公里,整治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
 
  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頒布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西藏、新疆等地區跨越式發展,制定實施新十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將扶貧標準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變價),加強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
 
  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發展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東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各具特色、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五年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
 
  三是毫不放鬆地抓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
 
  我們堅持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集中力量辦成了一些關係農業農村長遠發展、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大財政投入,中央財政“三農”累計支出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
 
  建立健全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補貼標準逐年提高,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補貼資金從2007年的639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923億元。
 
  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涉農貸款餘額從2007年末的6.12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17.63萬億元。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累計提高41.7%到86.7%。加強耕地保護,維護農民權益,為完善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制度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建設,加大對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防控、基層農技推廣的支持力度。大力興修水利,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建設高標準農田,耕地面積保持在18.2億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台階,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萬億斤以上並逐年增加。
 
  加強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46.5萬公里,改造農村危房1033萬戶,解決了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和無電區445萬人的用電問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