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曉明:把握歷史機遇 力推交流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9 11:56:54  


 
  是實現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
 
  第二,推進與內地交流合作,是香港把握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實現自身更大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內地正進行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的經濟社會轉型,張曉明指出,這就是香港發展新的歷史機遇。
 
  張曉明認為,中央已出台的政策支持體係和已形成的有關工作機製,為推進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而香港長期以來所形成的資訊、資金、技術、管理、專業服務、國際 網路和法治環境等優勢,仍是內地任何一個地區都無法比擬的,“有這樣的客觀條件作為基礎,只要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在加強與內地交流合作方面認識一致,務實有為,充分發揮國家政策支持體係和兩地合作機製的作用,就一定能把握住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
 
  第三,推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交流合作,需要更宏大的戰略眼光、更務實的態度、更善於創新的勇氣和更寬廣的胸懷。張曉明指出,香港與內地推進經濟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利國利港,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必然性,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為內地和香港都帶來了實惠,香港所獲得的實惠更大。
 
  對於如何繼續順利推進兩地合作,張曉明從香港的角度提出四點建議∶
 
  謀劃長遠戰略需要放眼全球
 
  一是要登高望遠,有更宏大的戰略眼光。張曉明指出,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在謀劃香港長遠發展戰略時,不僅要立足香港本地實際,而且要放眼全球,更重要的是,自覺把香港的發展戰略與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銜接好,把香港的發展前景與國家的發展需要結合好,從而確定香港的產業發展戰略,找準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方向和重點。
 
  二是要積極作為,有更務實的態度。張曉明表示,由於兩地發展水準、法律製度、政府管理方式等不同,要加強交流、溝通和對接,消除障礙,特區政府和有關業界在取態上可以更加積極,放低身段,主動登門拜訪,推動內地有關部門和地方確定和實施有關政策措施。
 
  三是要解放思想,有更善於創新的勇氣。張曉明說,從改革開放之初霍英東先生在廣州投資建設白天鵝賓館,引領港資進入內地,到後來中央政府推出CEPA、自由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政策,兩地經濟交流合作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相信大家集思廣益,就能夠為推動香港與內地合作不斷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偶有矛盾摩擦要互尊重包容
 
  四是要理性包容,有更寬廣的胸懷。對於香港與內地民眾在交流的過程中偶爾出現一些矛盾和摩擦,張曉明認為,只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有關製度和做法,就能減少誤解,化解矛盾。
 
  張曉明在最後表示,自己提出四點個人的建議,之所以用了“更”字修飾,是表示絕無對現狀或現行做法有任何批評責怪之意,只是為了附和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