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發展西部需借鑒美國“西進運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1 09:26:11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3月11日載文《一場中國版的“西進運動”?》,摘要如下:

  大國崛起,獨缺一角。2011年,中國正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過去兩年,讓人感到困惑的是,中國沒有霧霾的西部,為什麼恰恰是塌陷的一方。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領域,中國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實現先富帶動後富。在區域經濟戰略層面,優先發展東部沿海,然後輻射到中西部。當下,中國沿海區域傳統產業已經飽和,造成了普遍過剩,產業轉移,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而最近幾年,東部發展的速度已經明顯低於中西部,中國急需擴展新的戰略空間。

  從全球發展歷史來看,大國的強盛,莫不伴隨全國的均衡崛起。美國的崛起,最為典型,持續數十上百年的“西進運動”,使荒蕪的內部大陸,成為富饒之地,美國才形成統一的全國市場,造就旺盛的內需,一舉躍升為全球第一大國。而中國目前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亦是一部類似的西進運動。中西部不振興,中國無從談崛起。

  隨著中國廣闊內陸產業轉移的完成,中國將形成一個U形曲線產業結構,東部沿海地區將成為研發和高端的產業核心區,以及最終產品的銷售中心,而加工製造這個U形曲線的底端集中於中西部。 

  此前的大西北基本屬於邊疆區域,從中國的經濟版圖上看,處於邊角之地。但是,自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從亞洲乃至全球戰略眼光看,中國的西北卻剛好成為亞洲腹地。舉世聞名的歐亞大陸橋,即從中國北部沿海直接貫穿整個大西北。由此,從全球視角看,大西北的戰略價值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中國和美國同為大國,而且廣闊遼遠,借鑒美國西進運動的經驗勢所必然。尤其是在西進運動的政策配套方面,中國需大力調整相關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