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建自貿區舊事重提 美歐側重政治考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2 00:05:31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上月1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其第二任期的首份國情咨文,宣佈美國將與歐盟“開展全面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係會談”。這一倡議當即得到歐盟方面的熱情響應。

  談判阻力重重

  解放日報刊登中國前駐歐盟大使丁原洪的文章稱,美國和歐盟是世界上一對最大、最富有的貿易伙伴,它們擁有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世界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雙方又互為對方最大投資者,如能達成建立自由貿易區協議,對雙方解決當前面臨的困境具有重大意義。然而,美歐也深知雖然彼此都有需要,但想要實現確有難度。美國《經濟學家》雜誌日前就撰文稱,正是由於美歐之間非常密切的關係,使得商談取得進展更加困難。

  美歐之間商談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一事非始於今日,早已有之。2007年雙方還成立過“跨大西洋經濟理事會”,不過進展甚微。前些年,雙方為牛肉食品、轉基因食品等問題還打得不可開交,相互設限。據瞭解,雙方在經貿領域能夠達成協議的幾乎全已達成,而餘下的則是難以妥協的複雜問題。雙方之間的關稅,除農產品外,已平均低於3%,可是非關稅壁壘盛行。而且,這些非關稅壁壘大多涉及消費、公共衛生、環境和國家安全等領域,而政府一般來說無力在這些問題上做出妥協。目前,美歐之間最大的難題是“規範趨同”和農產品貿易這兩大項。前者,雙方已爭吵多年,幾無進展,後者解決更屬不易。

  歐盟更為起勁

  美歐明知無法就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達成協議,為什麼還要重提此事呢?看來,雙方更多地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相比之下,歐盟方面更為迫切,一則歐洲經濟情況較為糟糕。歐債危機不僅嚴重影響歐洲各國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內部分裂,凝聚力下降,英國甚至威脅脫離歐盟。加之,美國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往亞洲,更加重了歐洲國家的失落感。商談“全面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係”,對歐盟各國克服經濟困境,維繫歐盟內部的團結,顯然是大有裨益的。

  就美國而言,它對於此議並不十分迫切。據傳,奧巴馬正式宣佈商談建立美歐自由貿易的事宜之前,美方已率先向歐方打招呼,要求歐方保證談判必須是“不同尋常地”迅速,也就是說在兩年之內達成協議,而不能像多哈回合談判一拖十幾年還達不成協議。其實,美方也知道,要想在兩年內解決美歐間各種貿易難題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歐盟內部還存在無法擺平的分歧。奧馬巴在咨文中,也並未賦予此議多麼重要的意義。

  文章最後說,奧巴馬總統宣佈“開展全面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係會談”之後,又派新任國務卿克里出訪歐洲,而在之前派副總統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力挺美歐關係。所有這些舉措,其主旨是挽回奧巴馬第一屆總統任期內,對美歐關係的“關心”不夠,而並非像有些外媒猜測的美國戰略重心可能要“回調”。前國務卿希拉里在卸任前的一次外交政策講話中說,美國不是要把重心從歐洲轉向亞洲,而是要和歐洲一起把重心轉向亞洲。奧巴馬現在所做的就是要彰顯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洲,但並非忘記歐洲。僅此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