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前外交官:美不願與華衝突 日應認識清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3 21:47:36  


 
  陳有容說,美國在同日益強硬和不可或缺的中國交往時,必須保持微妙的平衡,擔心安倍公開的鷹派態度,可能讓美國捲入同中國的武裝衝突,讓奧巴馬在同他會談時,可能感覺如履薄冰。

  另一方面,安倍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密切的美日同盟關係,作為日本安全的基石,並在日本同中國僵持不下之際,取得美國承諾堅定的支持。在這課題上,奧巴馬讓日本人失望了,因為他幾乎沒有什麼提到中國。在安倍動身前往美國前,華盛頓已非正式通知日本政府,奧巴馬更關注的是緩和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緊張關係,而不是日本可以對中國多強硬。

  安倍收到了這個信息並放下民族自豪感,在華盛頓反覆表示願意尋求同中國展開對話,表現了讓奧巴馬滿意的自我克制。然而,面對國內強烈的反中國情緒,這個由美國強加的自我克制,將讓安倍更難應對中國強硬的外交和軍事姿態。美國對安倍的要求很明顯,即振興日本疲弱的經濟、避免同中國發生衝突、及加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儘管日本國內的反對聲浪很大)。

  陳有容指出,對提呈給美國國會的報告裡,讓人不快地提到日本的民族主義和修正主義傾向可能對亞洲構成威脅,日本媒體普遍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不過,一些分析家還是感覺到美國對日本態度的轉變。他們嘗試讓日本民眾認識到,美國這個盟友在維護日本利益上,最終可能採取更有選擇性的做法。他們認為,日本現在面臨兩個困難的抉擇:一是自行決定國防事務;二是“嘗試”回歸亞洲並與中國維持更密切關係。

  第一個選擇意味著發展核武器。這將讓民族主義者感到雀躍,但卻是日本選民甚至美國所不能接受的。它也將引發另外一個問題,即對一個負債累累的國家來說,要多少國防預算才足夠抗衡一個有13億人口的富裕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