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平潭兩岸關係研討會有何深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6 00:23:56  


 
  可以說,與會專家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切入,雖然在某些領域、某些議題上的探討是初步的,但內容是豐富的,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希望兩岸關係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對兩岸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深入扎實地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民眾福祉,鞏固並擴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是十分有益的。

  本次會議另一個看點就是出席會議的綠營學者及其觀點。在去年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民進黨派出代表蘇貞昌系的台灣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以及代表蔡英文系的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時任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與會,而今年這兩位都沒有出席。而在今年的會議上,台灣綠營受邀與會人士有代表謝長廷系的台灣維新基金會學術顧問謝敏捷與研究員朱政騏、蔡沐霖,以及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郭正亮、專欄作家吳子嘉與陳淞山等人。其中,謝敏捷與朱政騏在會上說明謝長廷的“憲法各表”主張,引起與會學者的普遍關注與積極響應。

  去年10月,謝長廷首次赴大陸進行“開展之旅”,並在訪陸期間提出“憲法各表”主張引起兩岸廣泛關注。時隔5個月後,謝敏捷與朱政騏兩位綠營學者再次在大陸提出“憲法各表”,更加引人關注。謝敏捷提出,對於兩岸憲法有重迭的部分,可以仿照1972年上海公報採用同意有不同意(agree to disagree)的方式處理,如果可以這樣,兩岸就可以建立制度化的穩健基礎,向前邁進;朱政騏則提出,應該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他並指出,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各表”可能可以在兩岸兩部憲法上架構出更有彈性、更有內涵、更豐富的政治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