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奧巴馬“外交總統”自中東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8 09:36:27  


 
  聚合中東國家以多種手段推動敘利亞政權的更迭,防止敘利亞為極端勢力控制;重巴以和談,緩和阿拉伯之春給以色列帶來的不安全感;遏制伊朗核力量。奧巴馬及其克里的中東之行折射出美國中東戰略的輪廓:在中東地區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均勢格局,美國充當“裁決者”。

  長期以來,美國對中東戰略建立於兩大基石:以色列的安全和中東的石油供應。美以特殊關係的正當性受到不少學者的質疑,已經成功連任的奧巴馬可以平衡美國利益與美以特殊關係。頁岩革命之後,美國預計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中東石油的重要性下降,從而為美國調整中東戰略提供了契機。

  敘利亞危機是美國亟待解決的問題,美國在為介入敘利亞進行鋪墊。土耳其、沙特、約旦、卡塔爾都是反巴沙爾.阿薩德的急先鋒,克里和奧巴馬先後“屈尊”拜訪。3月17日,克里為各國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打開綠燈,在意大利出席“敘利亞之友”會議時表示向敘利亞自由軍提供6000萬美元援助,而奧巴馬訪問約旦時願意提供2億美元援助,以表彰約旦國王第一個站出來要求巴沙爾下台。

  在奧巴馬離開以色列之後,內坦亞胡“意外”給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通電話為2010年以軍襲擊土耳其人道救援船致歉,從而為土以關係緩和打開了通道。土耳其與以色列是敘利亞的兩大鄰國,假如對敘利亞進行軍事介入,土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土以關係緩和可視為奧巴馬與克里“穿梭外交”的成果。

  3月23日,克里“突訪”伊拉克,希望伊拉克關閉伊朗通往敘利亞的“空中走廊”。至此,敘利亞危機有關的國家都成為奧巴馬外交公關的目標。與此同時,以色列也表示願意做出讓步以重巴以和談,同意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非軍事化的國家,無論結果如何,至少緩解巴以衝突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奧巴馬在與內坦亞胡舉行記者會上暗示不會阻止以色列對伊朗動武,無論開戰與否,對伊朗形成威懾,減少對巴沙爾政權的支持力度。

  奧巴馬的“傾聽之旅”並非毫無收穫,而是以巧實力在推動中東格局的變遷,為美國戰略再平衡開掘通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