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市委出台學習宣傳“中國夢”實施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6 11:07:40  


 
  三、重點工作

  開展“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面向全市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重大而長遠的政治任務。要堅持抓實、抓細,不斷深化拓展、取得實效。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大理論武裝力度。要以領導幹部為重點,將“中國夢”的學習納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納入幹部教育培訓主體課程,作為全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要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研討班,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研討。基層黨組織要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好老幹部、離退休人員及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黨員的學習,使學習教育覆蓋到各個社會群體。集中首都智力資源,深入開展“中國夢”走基層宣講活動。組織編寫《“中國夢”幹部理論學習讀本》等一批通俗理論讀物,組織拍攝大型系列電視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創作推廣歌曲《夢想》。把“中國夢”的學習宣傳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推動“中國夢”學習教育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

  (二)廣泛開展群眾自我宣傳教育活動。把學習宣傳“中國夢”與理論家走基層、百姓宣講等群眾自我教育活動相結合,以“我的夢.中國夢”為主題,繼續深入開展“黨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講活動。面向基層、深入挖掘、廣泛宣講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和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個人全面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奉獻創新、不懈奮鬥的感人故事,根據故事創作推出微電影系列,營造積極、健康、向上、和諧的社會氛圍,激勵人們幹事創業。

  (三)加強對“中國夢”的理論研究和闡釋。充分發揮首都社科理論資源優勢,依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工程,圍繞實現“中國夢”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設置一批研究闡釋“中國夢”的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充分發揮市屬社科理論單位的作用,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論壇、學術前沿論壇、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席會議高峰論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論壇等學術活動品牌,加大對“中國夢”的研究探討;依托“周末社區大講堂”、“北京社科普及周”等活動和“宣講家網”、“首都社科專家微博群”等載體,加大對“中國夢”的宣傳普及力度。

  (四)精心組織新聞宣傳和網絡宣傳。市屬新聞媒體要集中推出一批專版、專欄、專題、專刊,推出一批理論文章、言論評論、對話訪談,為開展“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打好重大宣傳戰役,宣傳本市為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採取的措施、取得的經驗,針對經濟走勢、物價調控、轉型發展和就業、住房、交通、社保、收入分配、空氣質量等熱點,準確解讀政策,回應社會關切,培育良好社會心態。市屬網站要開設專題網頁,舉辦“中國夢”網上系列談、征文比賽等系列活動,形成正面輿論強勢。

  (五)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堅持寓教於樂,採取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開展“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堅持以實現“中國夢”為創作主題,精心組織重點文藝創作和重大文化活動,策劃推出一批重點影視劇、舞台劇、歌曲、美術等文藝精品。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抓好現實題材、青少年題材、農村題材、老年題材等題材的創作生產,集中推出一批原創的、當代的、北京的精品力作,為“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六)加強對青少年等群體的宣傳教育。堅持以青少年為宣傳教育重點,把廣大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夢想統一到“中國夢”上來。開展“青春正能量、共築中國夢”主題教育,引導青年立足崗位踐行“中國夢”。在首都高校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系列校園文化活動,舉辦“我的中國夢”最美大學校園評選、大學生創意文化節等活動,引導青年學生胸懷理想、堅定信念。貫徹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行動計劃,不斷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四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開展“我的夢.中國夢”主題網上夏令營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加深對“中國夢”的認識和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