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一新:比較奧巴馬兩任再平衡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4-22 11:59:40


  中評社台北4月22日電/美國國務卿克里於東京發表“21世紀的太平洋夥伴關係”演說,高度肯定奧巴馬第一任期在亞洲做出明智而深具戰略考量的承諾,以再平衡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和投資。他指出,總統在第二任期將繼續重視太平洋地區的夥伴,並在本區致力積極與持久的實力展現。 

  均由唐尼倫主導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今天在旺報撰文說,克里提出,華府有義務將美國的價值轉變成為亞太地區的安全無虞、經濟繁榮與社會合作,以一圓“美國的太平洋夢”。他提出四項核心觀念:一、“強大的成長”意指美國有必要加強與盟國和夥伴的關係,在太平洋區展現一定的軍事實力,讓本區維持安全與穩定的成長;二、“公平的成長”主要指太平洋地區必須在共同的經貿遊戲規則下成長,這無疑是在推銷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協議;三、“精明的成長”意指太平洋地區的成長應透過清潔能源、資源保留與環境保護的方式達成,以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乾淨的樂土,而非債留子孫;以及四、“正義的成長”則是太平洋地區的成長應同時促進人權、自由與民主等人類普世價值,顯示奧巴馬政府仍將繼續在緬甸、寮國、柬埔寨、蒙古等國家推動美國的強大價值觀。 

  顯然,克里的演說內容與國家安全顧問唐尼倫演說所設定的大方向若合符節。在3月11日紐約“亞洲協會”發表“2013年的美國與亞太”的演說中,唐尼倫強調奧巴馬第二任期將持續推動再平衡亞洲政策,並提出再平衡亞洲政策的四大支柱:一、“同盟關係”,意指美國持續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的聯盟關係;二、“新興強權”指的是,除了要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之外,美國將提升與印度和印尼的夥伴關係;三、“區域架構”強調美國將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並推動東亞峰會為安全與政治論壇,以在本區推動和平、自由與民主;以及四、“經濟架構”則以TPP協議為核心,推動美國與亞太各國的經貿關係,並歡迎所有育願意接受自由化高標準的國家加入TPP。 

  從比較觀點來看,兩任奧巴馬總統的再平衡政策至少有以下5點異同。首先,兩任期奧巴馬都推動再平衡亞洲政策。克里提出再平衡亞洲政策四項核心觀念,仍不脫唐尼倫所設計的再平衡亞洲政策四大支柱,顯示國安與外交大權仍掌握在白宮與國安會手中。克里提出的“強大的成長”核心觀念,與唐尼倫提出的“同盟關係”與“新興強權”兩大支柱並無軒致,即使稍有差異,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克里提出的“公平的成長”核心觀念也與唐尼倫以TPP為核心的“經濟架構”支柱大致相當,且二者都強調美國支持亞洲發展高標準的經貿自由化。克里提出的“正義的成長”核心觀念與唐尼倫的“區域架構”支柱非常相似,二人都支持美國在本區持續推動和平、自由與民主。唯一與唐尼倫有不同觀點的是克里所提出的“精明的成長”核心觀念。 

  其次,奧巴馬第一任期唐尼倫大權在握,深受總統信任,是推動再平衡亞洲政策的幕後操盤手;第二任期的再平衡政策仍將由他主導。 

  第二任更重經貿 

  第三,奧巴馬兩任政府都強調外交與政治的戰略意涵。唐尼倫四大支柱中的前三者,及克里“強大的成長”與“正義的成長”不是強化美日、美韓、美澳、美泰、美菲聯盟關係及提升與印度和印尼的夥伴關係,就是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易言之,美國仍是透過聯盟與夥伴關係,來“再平衡”崛起的中共,表面上主張建立區域架構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實際上是要求北京不得以武力解決爭議,並在中國周邊國家推動東亞峰會為安全與政治論壇並促進人權、自由與民主。 

  第四,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再平衡亞洲政策”已逐漸取代第一任期的“再平衡亞洲戰略”,應是為避免刺激北京。最後,在奧巴馬第一任期,美國是以其最拿手的軍事力量重返亞洲;第二任期將以TPP為核心,經貿層面的重要性將超過軍事層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