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國外交中尋求平衡 中俄戰略伙伴求同存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3 00:29:02  


 
  中俄能源合作

  “在未來十年,中俄兩國主要將會把焦點放在能源、國防合作。”Zubair Iqbal說。

  由於中國還將繼續保持俄羅斯主要出口國的地位,又面臨種種太平洋地區的挑戰,和不斷增長的能源進口需求,增進與俄羅斯的合作勢在必行。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中,也表示希望俄羅斯的“經濟之帆”要乘上快速發展的“中國之風”。

  供職于某大型中資能源企業的曾濤介紹,中國企業正式進軍俄羅斯油氣行業將是此輪中俄能源合作的焦點之一。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三家公司將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合作,參與俄羅斯境內油氣田的開發。這些油氣田項目可能集中在遠東地區,而莫斯科在去年底已打通了至太平洋的輸油管道。

  但利益差異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在中國對俄投資特別是能源方面投資中。中俄兩國地理位置接近、社會文化差異巨大、人口情況各不相同,大量地緣政治因素讓雙方對關係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問題的能源合作始終非常謹慎。數筆能源交易久拖不決。

  曾濤表示,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對抗歐盟東擴、約束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平衡東亞局勢的關鍵。中俄能源合作中的經濟因素總是讓位於政治博弈。俄羅斯既擔心油氣銷路受阻,又擔心油氣價格低迷。對中國而言,既要保證持續穩定的能源供給,又要保證合理低廉的能源價格,實現國家能源安全。

  因此,雖然迫切需要開發本國高難度北冰洋近海資源,俄羅斯更傾向于和歐美公司合作,不希望讓中國企業過多地參與到其國內資源開發。中俄2005年《一號議定書》邀請中國企業開發庫頁島天然氣的承諾和2006年簽訂的向中國每年出口68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協議也始終未能兌現。

  “俄羅斯正在使其市場多樣化。俄經濟的方向是歐洲,但歐洲的能源需求,尤其是天然氣,預計在未來的20年內增長率落後於中國。此外,在歐洲液化天然氣將替代俄羅斯以管道方式輸送的天然氣。所以,俄羅斯希望向亞洲出口更多的能源產品。中國和俄羅斯都有很好的理由不想在價格上做出讓步。”Erica Downs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