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關係歷史回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09:25:13  


  作者:錢菀晟
  
  自溫家寶總理在第二任的時候開始提出中國與東盟關係,在廣西南寧召開過很多東盟聚會,這從地緣政治角度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同時中國人必須要了解中國跟這些國家歷史淵源,這對於研究東南亞各國外交政策和其他是有一定好處的。

  第一,泰國,泰國原名暹羅國,泰國主要是泰族人和少數的華裔和其他東南亞人組成,泰族是主要人種,跟雲南的傣族屬於同一支系,無論是泰語和傣語都是一個語系的,泰國的宋幹節和傣族的潑水節都是他們習慣,服裝也有類似的,這國家跟中國沒有領土問題,但是關係一直屬於中等狀態,雖然泰國華人從鄭和下西洋開始移民,到了1840年後廣東一帶為了謀生的紛紛到泰國,大多數在泰北地區如清邁,清泰地區,泰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到了二戰後開始成型出現人妖生意,漸漸成為旅遊國家,尤其在70年代,80年代經濟開展超過周邊國家,主要是農業和旅遊業為主的一個國家,對外政策一向對外求和的政策,早期是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後來投靠日本的,成為日本在東南亞的保護國,提供大量物質支援,到了二戰最後一年泰國宣布中立,並且給反法西斯同盟借道進入緬甸進行反擊日本戰爭。到了50年代泰國進入華裔改姓運動,當時越南柬埔塞紛紛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泰國怕紅色政權進入,開始不讓學校教授中文,很多華裔的姓氏開始從中國人姓氏改為泰國姓氏,歷史稱為改姓運動。

  第二,馬來西亞,這在一百年對於很多跟隨孫中山先生人而言是他們故鄉,著名的寫與妻書的人林覺民是馬來西亞的華裔,為了理想,跟隨中山先生參加革命,就連著名漢奸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也是馬來西亞華裔,100年前馬來西亞是同盟會國民黨人員主要運動地方,孫中山常說:華僑是革命之母,這話講的就是馬來西亞華裔跟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關係。所以跟台灣來往較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馬來西亞跟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來往,關係屬於中等狀態,但是是有發展密切關係的可能的性:第一,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大馬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華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準華語。近年馬來西亞華人與大中華經濟圈往來頻密,標準華語因而受到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