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警惕愛心綁架背後的教育扭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15:05:46  


  作者:王量

  蘆山地震發生後,不少學校組織了捐款。但很多家長發現,愛心捐款“變了味兒”。有老師規定捐款最低限額,甚至說:“總數不能比別的班少!要捐紅色的錢!”而捐款少,有老師罰學生做3倍作業。(4月26日 中國青年網)

  當我們教育孩子禮輕情意重時,卻又要求他要捐紅色的錢;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真誠關愛他人時,卻又告訴他捐款少要做三倍作業;當我們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攀比時,卻又告訴他捐得少會被同學笑話,會有損班級榮譽。如果我們的教育與我們的行為不能相一致,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做一個言行如一的人?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面臨著“被捐贈”,我們又該如何讓他相信愛心背後的真誠?學校為了名譽進行愛心綁架,是否又曾反思這背後的其實是教育扭曲行為?

  何為教育?《說文解字》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即教育應一自身示範行為,用自身的自律進行教育並培養後代讓他多做好事。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中告訴我們的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捐紅色的錢,捐少得罰作業,這無疑在告訴我們的孩子,金錢就是你愛心的標尺,那麼這樣的教育扭曲背後,我們以後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告訴孩子不要拜金呢?

  警惕愛心綁架背後的教育扭曲。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扭曲的教育只會長出扭曲的心靈!回顧近期發生的“復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學宿舍腐屍案”等校園安全事件,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為什麼會走上這樣極端的道路,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存在責任的,不能否認教育扭曲負作用的存在。

  孟子曰:“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組織,學校一出現,便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為己任。我們的學校任何時刻都不應該也不能忘記其存在的根本,我們倡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將德排第一可見起意義重大,育人育德就應先根除教育扭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