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銀行股走向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8 16:31:55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報告已公佈完畢,儘管凈利潤總量仍然龐大,但凈利潤增速的驟降則凸顯了幾分尷尬。更為令人關注的是,不良貸款和不良率還在繼續攀升,見頂或許還需要一些時日。

  近期在金融監管不斷升級,外資機構“唱空”等消息面下,銀行股將走向何方?

  (小標題)銀行凈利潤增速普降 高增長已成往事

  新華社報道,扎堆披露的上市銀行一季報再次證明,受宏觀經濟和利率市場化影響,凈利潤高增長已成往事。部分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腰斬”,有的甚至跌破5%,個位數增長已經不再稀奇。

  五大行中,除了建設銀行外,其他四家銀行凈利潤增速明顯下滑。數據顯示,工商銀行2013年一季度凈利增12.08%,去年同期為14%;農業銀行一季度凈利增8.26%,去年同期為27.55%;中國銀行一季度凈利增8.2%,去年同期為9.8%;建設銀行一季度凈利增15.66%,去年同期為9.26%;交通銀行一季度凈利增11.52%,去年同期為19.58%。

  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凈利潤雖然還相對維持在高位,但下滑趨勢也集中體現。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目前宏觀經濟復甦低於預期,且利率市場化仍然可能在今年繼續推進,銀行息差仍然面臨較大壓力。這意味著,銀行凈利潤增速還將繼續下滑。

  (小標題)不良雙升 見頂還需時日

  從一季報上看,銀行資產品質問題依然嚴峻,多數銀行不良貸款、不良率都還在繼續攀升。

  如光大銀行一季度不良貸款上升了9.35億元,不良率上升了0.05個百分點。目前不良率最高的是農業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農行不良貸款率為1.27%。

  交行副行長錢文揮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雖然該行也面臨不良率的微升,但目前交行不良貸款率微升是局部波動的情況,而非系統性的資產品質逆轉。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的不良貸款依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風險行業及區域,比如溫州地區,目前銀行在該地區的資產品質問題依然相對嚴峻。截至一季度末,廣發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在溫州地區的不良貸款率分別達到9.83%、8.33%和6.7%。

  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認為,銀行不良率繼續飆升的原因主要有幾方面,一是資產品質問題暴露較為滯後,二是部分銀行全面收縮正常信貸業務,加大清收力度和收貸幅度,反而加劇了資金鏈的緊張格局。

  不過,目前不良貸款或許並未見頂,資產品質問題依然是個考驗。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整體經濟依然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這個趨勢下,經濟層面的問題傳導到銀行,自然會導致一些不良貸款的產生。個別行業如鋼貿、船舶等風險尚未完全化解,而且鋼貿還可能會繼續爆發。此外,一些地區性的風險暴露速度雖然趨緩,但是風險因素並未去掉,而且還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長態勢。

  (小標題)困擾重重 銀行股走向何方?

  數據顯示,整個4月份銀行股漲跌互現。從4月1日至26日,A股銀行板塊中有10只個股不同程度下跌,中信銀行累計下跌幅度達8.57%,平安銀行達7.06%,而漲幅居前的是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分別上漲4.97%和1.87%。

  細數近期銀行股基本面的消息,大的背景是市場對宏觀經濟增長預期轉弱,其次是來自於金融監管政策上的持續負面衝擊,還有是鋼貿行業不良風險的爆發。

  而資金面上是前期融資“做多”銀行股的資金開始部分撤離,近期中資銀行股似乎成了外資機構“唱空中國”的主要對象之一。相關數據顯示,摩根大通、花旗等國際投行近期紛紛減持中資銀行股。在這輪“做空”活動下,銀行股將何去何從?

  民生證券分析師李少君認為,季報過後銀行步入業績空窗期,銀行將面臨流動性和監管風險的兩難約束。

  湘財證券分析師許榮聰則表示,目前壓制銀行估值的因素在於監管,市場擔心的問題是監管部門極可能出台限制同業投向非標資產的政策,二季度將是市場與政策的博弈期。政策靴子未落地,對銀行估值有壓制。

  勵雅敏認為,目前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不確定性,銀行潛在的資產品質問題有繼續爆發和向其他地區蔓延的可能性,監管政策的延續等都對於銀行的估值修復形成制約。“後期大盤如果出現上漲,銀行股也難以成為如2012年12月一樣的龍頭板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