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應學會奧朗德對華現實主義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9 14:34:42  


  作者:張敬偉(江蘇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從未來過中國的奧朗德,成為新一屆中國領導人在紅地毯上迎來的首位西方大國元首。奧朗德和他的高調前任薩科奇不同,他在中國表現出樸實本色的一面。
  
  奧朗德的本色贏得中國政媒兩界好感,也收獲了不菲的“大禮包”。奧朗德拿到了中國購買60駕空客的大訂單,和中國重啟核能合作,兩國還將在貨幣互換上進行深入探討。
  
  法國的《費加羅報》認為,這是“奧朗德的現實主義外交”。在現實主義的利益面前,奧朗德拋卻了法蘭西浪漫的意識形態說教,中法兩國容易地找到了互利合作的契合點。以前前任薩科奇為例,一旦碰觸中國核心國益的“痛”點(如會見達賴),中法關係就面臨僵局,法國就不得不耗費更多的外交成本對華公關。依然未從主權債務危機中脫身的歐盟諸國,對華外交都面臨著和法國一樣的抉擇。
  
  作為歐洲“三劍客”之一的法國,給中歐外交提供了現實主義的範本。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貿利益決定大國外交。中歐關係,不僅是雙邊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這個簡單,歐洲還需要中國的投資,以助其擺脫危機和刺激經濟增長。這種殘酷的現實決定了歐洲要看中國臉色,並正視中國的訴求,如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及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等。即使中國的這些訴求暫時得不到滿足,也不能觸及中國的利益底線,即歐洲習慣性地用西方的意識形態觀,對中國內政指指戳戳。尤其是,中國最不能容忍歐盟各國領導人會見達賴喇嘛。這位流亡海外的藏傳佛教僧人,在中國看來是宗教分離主義分子,是鼓吹西藏獨立的麻煩製造者。中國一貫的原則是,在主權問題上,決不讓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