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在中東事務上分量增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8 13:27:31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 最近幾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領導人前後腳訪華,是為首次,引起國際社會廣為關注。雖然巴以雙方領導人未能在北京舉行直接會談,但在北京“擦肩而過”,依然讓世界浮想聯翩——這是中國積極介入中東事務、承擔大國責任的具體表現。

  《新華每日電訊》刊文稱,數十年來,以巴以衝突為核心的中東局勢一直是國際“老大難”問題,巴以之間的死結一直難解開。長期以來,歐美一直想主導中東問題的解決,但事與願違。

  近年來,歐美在中東的影響力實際上是在逐步下降。歐盟想有所作為,但力不從心;美國因為長期偏袒以色列,先天“跛腿”。新的時勢呼喚新變局。人們注意到,中國已多次派遣特使奔赴中東,進行調解。這次更是邀請巴以兩國領導人幾乎同時訪問中國,更是意味深長。

  中國的優勢在哪裡?其一、中國與巴以雙方都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且在勸和促談時始終秉持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帶一點私利,其調解主張和努力容易為雙方接受。其二、中國作為崛起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說話的分量各方自然得掂量掂量。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本著韜光養晦的外交理念,除了涉及核心利益的周邊外交,在其他地區的事務上都相對低調超脫,中東問題也不例外。

  而今,全球化時代,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互相影響,利益交融。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尤其是貿易大國,無法在諸多國際事務中置身度外或袖手旁觀,否則外交利益和經濟發展將受損害。隨著綜合國力不斷上升,中國承擔的國際義務越來越多,在國際事務中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一些重大的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恰逢其時,合情合理。

  阿拉伯新聞網的一篇評論說,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的外交動作表明,北京的“外交塊頭”在加大,折射出中國的外交“主體意識”在增強。

  在中東問題上積極作為,積極發聲,這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自信、負責任的體現。我們能韜光養晦,也能有所作為,這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