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9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下午首度開會,最重要的意義應該是,避免民進黨兩岸路線外部化,加深內部紛歧。謝長廷在最後一刻決定參與中委會,有助整合派系不同見解,因此中委會做為溝通、決策平台,有一定功能存在。然而,這並不意謂自此沒有爭議。
連日來,蔡英文高分貝主張“縣市長及青壯世代”納入中委會運作,昨天在中執會開會前,親英系的中執委蔡易餘直接提案,白紙黑字要把縣市長納入中委會當然委員。英系出招,得到相當冷淡的回應,只有派系屬性不明的中執委洪智坤呼應,這項提案未做成決議,形同被否決。蔡英文在中委會第一回合出招,可謂出師不利。
耐人尋味的是,小小中執委蔡易餘的提案卻由黨主席蘇貞昌親自回應,強調會擴大參與,但沒有承諾縣市長納入中委會委員。據了解,蘇貞昌的想法是把縣市長、青壯派“立委”納入由學者專家、社會賢達及公民團體組成的四個諮詢小組。蘇蔡在中委會開會前,似已展開仙拚仙的高手過招戲碼。
從政治運作觀察,中國事務委員會9位委員名單,或可明瞭蔡英文想要納入縣市長的用意。除了高雄市長陳菊比較中立,謝長廷與蘇貞昌兩岸主張明顯有紛歧之外,其他不是親蘇就是蘇的政治盟友,例如,前主席游錫堃、台南市長賴清德、“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而新系大老吳乃仁雖與蔡交好卻必須尊重派系意見,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則是蘇派任。
這種態勢下,蘇貞昌有絕對的優勢可以主導中委會探討的議題。換句話說,主導權在蘇身上,蔡只能被動配合,在別人主舞台上,只能任由導演指派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