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為增加房屋供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托進行的焦點小組研究發現,市民普遍讚成透過興建新市鎮與將工廈改建作住宅用途的方式,但對填海則意見紛紜。不同階層的市民都讚成“港人港地”與用者優先政策,也普遍讚成增建公屋,但對公屋選址在新市鎮抑或市區興建,專業人士與公屋居民意見不一。
20多場焦點小組主要針對“質”方面的探討,囊括不同階層人士的意見。消息透露,焦點小組討論會上,不論基層或中產都讚成增建公屋,滿足普羅大眾的住屋需求,但對公屋選址意見分歧。專業界別人士認為,新市鎮一般有較多土地可供發展,故可沿用傳統模式,在新市鎮興建公屋,先讓大批公屋居民入住,帶旺新市鎮,隨後再引入私樓及不同類型的發展。但公屋居民認為應在市區興建公屋,不甘再做“開荒牛”,因為現時港鐵、巴士等票價貴,若在偏遠新市鎮興建公屋,公屋居民出入市區上下班,將要承受昂貴的交通費負擔。
在增加住屋土地供應問題上,焦點小組普遍讚成政府透過發展新市鎮及改建工廈作住宅用途,以增加房屋供應,但對填海造地的意見紛紜,未能達到讚成抑或反對的主流意見。不過,對於向幅員廣闊的郊野公園“開刀”,改劃用途辟作住宅地皮,焦點小組則明確表示不讚成。
焦點小組並普遍讚成“港人港地”政策及用者優先原則,認為“港人港地”限制有關住宅在第一次交易及隨後30年內,都只準售予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港人,可以保障港人的住屋權益,免因外來的投資炒賣推高樓價,否則有住屋需要的港人買樓更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