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美俄同聲不同氣 恐難撼敘戰時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1 00:42:56  


 
  俄羅斯重塑國際地位方興未艾

  對於普京來說,克里此次就敘利亞問題向俄求助,可謂俄羅斯臥薪嚐膽近十年的一次勝利。在此之前,從1999年北約轟炸科索沃,到2003年美國派兵伊拉克,再到2011年聯合國授意推翻卡扎菲等重大國際行動中,俄羅斯似乎都顯得無關緊要。

  據駐莫斯科卡內基中心學者瑪利亞•利普曼(Maria Lipman)稱,普京的邏輯很簡單:因為阿薩德政權有了俄羅斯的支持,那些希望促進敘利亞和平進程的力量和代表們也便不能罔顧莫斯科的意願。按她的原話說,“你們(國際社會)可以批評我(俄羅斯),但是一旦涉及最重要的國際事務時,你們還是得來找我。”

  既然如此,奧巴馬又何必來找普京幫忙呢?很簡單:白宮寧願求助普京也不想在敘利亞問題上弄髒自己的手。

  據估計,敘利亞內戰已經造成7萬人喪生,這與阿薩德在最初的和平抗議時期拒絕交權有極大的關係。目前,美國國內對敘利亞可能變成另一個伊拉克的憂慮越來越深,出兵與否甚至直接影響政府公信力,令奧巴馬進退維谷。而另一邊,普京倒是顯得憤世嫉俗(been the most cynical)得多,並不斷誇大對阿薩德的影響力來抬升自己的國際地位。

  文章最後稱,美俄倡導的國際會議應該可以成功舉行,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也可能奇跡般地組成臨時政府。但更可能的是,分別支持反對派和阿薩德的美俄雙方將一同失去對兩派的控制,而後,敘利亞恐將繼續沉淪、回天乏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