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習近平講話樸實 民眾愛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9 10:02:03  


習近平(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習主席語言文風樸實,形象生動。“打鐵還得自身硬”、“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等,已被很多人耳熟能詳。最近,中央提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用的也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普通百姓聽得懂的語匯。 

  據人民日報報道,管子曾說過:“觀國者觀君,觀軍者觀將,觀備者觀野。”國家最高領導人手握重權,言談舉止、思維觀念均會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從一國領導人的言行舉止細節,往往能看出一個國家的未來氣象。習近平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不僅使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平添人格魅力,也使中央與普通民眾的心理距離進一步拉近。更重要的是,這種文風和學風變化,看似是細枝末節的事兒,實則會對一個時代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乃至左右國家的發展進程。不誇張地說,文風是觀察一國或一個時代興衰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語言是一個國家和時代社會風貌的直觀體現,有什麼樣的語言風格,就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表面看,在同一個國家,不同的人群都在使用同樣的語言來交流想法,闡述問題,表達觀點。但實際上,由於社會階級的分化,不同階層使用的話語體系和語言風格差異頗大,折射的價值觀也大相逕庭。從歷史看,政治精英階層語言風格越是追求華麗,講究四六對仗,國家越容易走下坡路。語言華麗看似是“有文化”的體現,實則是思維貧乏、作風浮誇的直觀體現。正是因為沒能力抓住事物本質,才會言不及義,誇誇其談。魏晉名士熱衷清談,成天談些“不打糧食”的話題,結果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宋明理學講求名節,整天講“男女之大防”,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由此導致空談誤國。 

  普通民眾的語言,往往充滿生活氣息。更重要的是,由於有豐富的生活實踐作根基,這些俗語往往飽含人生哲理。一個國家,一個政黨要想不斷走上坡路,學風和文風往往健朗質樸,注重經世致用,清新活潑,最好能一語中的。而文風反映作風,在文化質樸清新的背後,往往是自信篤定,真抓實幹。 

  因此,但凡卓有見識的政治領導人,無不將文風這一看似無足輕重的細節問題,提升到國家和政黨興衰的高度。延安時期,毛澤東曾專門撰寫《反對黨八股》一文,歷數“黨八股”的種種危害(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藉以嚇人;無的放矢,不看對像等等),認為這種僵化的文風“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並提出“要使革命精神獲得發展,必須採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文風”。2010年5月,習近平主席也曾專門論述弘揚優良文風,並強調“短”、“實”、“新”。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能有意識改進文風,使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執政思想,實際也是在感情、思維和作風上更加貼近人民的體現,再進一步說,這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文化徵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