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首部印度國情報告意義深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09:25:51  


5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德裡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會談。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21日載文《中國首部印度國情報告意義深遠》,摘要如下:

  中國第一部印度國情報告《印度國情報告(2011-2012)》,於5月10日在北京發布。

  相比於西方發達國家對印度國情概念性的分析和評判,中國的這部報告明顯要具體而理性得多,不僅評價全面客觀、針對性很強,而且從中可以看出,它在許多方面提出了可供中國學習和借鑒地方。

  報告認為,印度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未來的實力不容低估。但是,要釋放潛力和能量,尚須克服和清除諸多障礙。

  印度獨立60多年來,由於政黨制度、政治力量和權力結構等一直處於重大的變化和融合之中,沒有真正將心思集中到發展經濟上來。直到同處亞洲、且很多方面與其相似的中國通過經濟改革和擴大開放,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印度也被迫於1991年實行了全面經濟改革,並在經濟發展的共同利益目標下,形成了相對一致的認識,從而使印度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期,並贏得了諸如“印度崛起”、“不可思議的印度”、“世界辦公室”等稱號。甚至在印度國內,一度還產生了將在不長的時間內超過中國的聲音。

  能不能超過中國,什麼時候超過中國,以什麼樣的方式超過中國,本身並不重要。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從來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充當世界經濟的“領頭羊”,永遠在世界經濟中居於統治者地位。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官員抓住機會,官員掌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都可以隨時超越其他國家,隨時成為世界經濟的領軍者。

  就像中國一樣,放在30年前,誰會想到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不是還有許多分析認為,中國將在本世紀50年代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嗎?

  事實上,對印度來說,現在最緊迫的問題,並不是何時能夠超過中國。就算超過中國,在人口快速增長,人口素質卻沒有同步提高的情況下,也只能處於世界中低發達水平,而很難跨進世界發達國家行列。更何況,從報告提供的情況來看,印度經濟增速已降至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印度經濟增速放慢,不排除與整個世界經濟環境惡化有關,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印度在經濟、政治、社會管理等方面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所致。

  從經濟方面來看,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預期十分強烈等,已使印度的經濟改革舉步維艱,從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影響了民眾參與經濟發展和經濟改革的熱情,導致經濟增速快速下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