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羅斯研發新型洲際導彈 可攜10個分導彈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4 17:17:48  


 
  長期以來,俄羅斯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技術狀態不佳,在航率不高。2001年~2008年期間,美俄擁有的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數量基本相同,但美國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完成的巡航次數是俄羅斯的13倍。

  1985年,美國海軍部長透露,如果美蘇戰爭爆發,前5分鐘內就要對蘇聯海軍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實施打擊。美及其盟友在世界各大洋擁有完備的反潛網絡和強大的反潛兵力。1987年,美軍計算,在對蘇聯海軍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活動海域如大西洋、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展開20~60小時搜潛行動後,可確定95%的蘇聯海軍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方位,而潛艇“被發現”基本就相當於“被摧毀”。

  美國民間雜誌還曾刊文探討過使用巡航導彈摧毀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停靠碼頭的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1艘美國海軍“海狼”級多用途核動力潛艇可攜載45枚海基“戰斧”巡航導彈,如果4枚導彈攻擊1艘潛艇,1艘“海狼”級潛艇就可摧毀太平洋艦隊全部11艘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

  20世紀90年代,美軍計算,僅使用常規武器就可摧毀30%的俄羅斯戰略核力量。俄羅斯本國專家計算,在遭受第一次打擊後,固定發射井內的洲際彈道導彈生存概率為5%~7%,加上未被探測到的陸基機動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系統和升空的戰略轟炸機,戰略火箭兵和遠程空軍的戰略核力量總生存概率為5%~10%。近年來,美軍全球態勢感知和遠程快速精確打擊能力突飛猛進。以隱身戰機、無人飛機、高超音速飛行器、高精度巡航導彈、空天戰機、網絡攻防為代表的常規打擊力量,必將使其生存概率進一步降低。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分別於2009年和2010年發布的俄羅斯《至2020年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學說》表明,在受到核威脅等極端情況下,俄將發動以“解除核武裝”為目的的“先發制人”核打擊,摧毀敵人戰略核武器和戰略核力量指揮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