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克強:日須歸還竊取領土 不答應否認侵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7 08:56:22  


 
  新聞鏈接

  中國領導人多次參觀會議舊址

  西席林霍夫宮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韋爾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於1912年,1917年竣工。它是一座赭牆紅瓦的建築,共有5個內院,175間房子,由威廉二世所建,後被一富商購得改為別墅,因《波茨坦協定》在此簽署而聞名遐邇。

  收藏有協定文本 

  波茨坦會議的中心會場在進入大門的正面大廳內。大廳約40平方米,廳中央是一張櫟木大圓桌,上面插著與會的蘇、美、英三國國旗。繞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為斯大林的座位,其餘兩把為杜魯門和丘吉爾的座椅。牆上掛著三國首腦的大幅照片。

  宮內走廊裡陳列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茨坦會議的資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掛在牆上的《波茨坦協定》文本,上面赫然簽署著斯大林、杜魯門和艾德禮(代替大選中下野的丘吉爾)的名字。

  現在會議大廳和三國首腦的工作室等均對遊客開放,供人參觀。

  領導人多次到訪 

  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熔基、溫家寶、習近平等都曾在訪問德國時,把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作為重要行程。

  2002年4月10日,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西席林霍夫宮,他說:“在這裡參觀,引起了我對《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回顧。《開羅宣言》確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堅信,台灣一定能與祖國實現統一”。

  2004年5月3日,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了波茨坦會議紀念館。溫家寶指出,波茨坦會議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確認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二戰後,台灣回歸祖國,這是正義戰勝邪惡的結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勝利。

  2009年10月1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時也到此參觀,聽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有關將台灣歸還給中國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情況介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