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全口徑,把政府收支統起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7 09:52:26  


 
  建立對政府管理資金的績效考評體系,並實行嚴格的問責制,絕不能讓國家的錢“打水漂”

  所有政府資金能不能集中管起來,納入政府收支的“大盤子”進行統籌安排?

  近年來,四大預算在資金使用上開始有了一些“互動”。比如,從政府性基金的土地出讓淨收益中,分別計提10%用於教育和農田水利建設;公共財政預算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補充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的部分收益也歸入了公共財政預算。但總體來看,綜合統籌安排的資金比例很小。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在財政管理改革方面步伐更快。浙江省近年來大力推進“大財政”的新型管理模式,不論是上級的轉移支付,還是本級的稅費收入,只要是源於公共資源和國有資產的各項收入都要上繳財政,全額納入財政管理。把所有政府性收入都攏在一起,再統籌安排預算支出,並按照預算安排統一撥付財政資金,避免了公共資源的流失、浪費和損耗。

  在實施“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規範財政資金的支付渠道和方式,同時對資金使用加強監督,確保資金用在實處、見到實效。2007年以來,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將全部政府性資金納入審計視野,促進完善財政管理、規範財政收支行為、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十二五”期間,浙江將對所有管理和使用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單位輪審一遍,對重點單位和重點資金原則上要審計兩次以上,基本實現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全覆蓋”。

  “建立對政府管理資金的績效考評體系,並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度,應當列為全口徑預算審查監督的重要內容。”白景明介紹,從2012年開始,財政部決定試行對國資預算支出項目開展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的內容,包括“國有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四類支出項目。日前,財政部又出台《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進一步規範和加強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

  白景明強調,政府的全部收支在納入人大監管的同時,還要置於公眾監督之下。政府性資金從徵收到分配、使用的全過程都應公開。公共預算的資金是怎樣分配使用的,政府性基金用在什麼地方、建設了哪些項目,國有資產收益如何,政府性債務有多少等,都應讓公眾詳細了解。一旦出了問題就要嚴格問責,絕不能讓國家的錢隨意“打水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