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領導人出訪足跡 凸顯中國外交大棋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1 16:18:46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 履新兩月餘,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頻繁出訪,足跡遍及亞、非、拉、美、歐等地。專家認為,頻頻落子世界,顯露出中國既突出重點、又注重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格局。

  新華社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認為,領導人出訪地點的選擇是對“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這一外交指導方針的落實,體現了中央“全方位”的外交佈局思路。

  (小標題)佈局:要“實地” 也要“外勢”

  3月兩會結束後,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出席金磚國家峰會,5月31日又開始訪問拉美三國,並將赴美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李克強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俞正聲5月30日起出訪北歐三國;李源潮到訪拉美,汪洋訪問津巴布韋,並前往埃塞俄比亞出席非盟峰會。  

  這一系列出訪表明,中國正積極編織“周邊”“大國”“發展中國家”及“多邊”的全方位的外交經緯。

  圍棋對弈講究“決勝負之源於佈局”。亞非歐、拉美,多處“金角銀邊”,兩翼展開,既要“實地”,也要“外勢”,寥寥數子而大模樣已顯現。

  沈驥如表示,“全方位”的外交佈局,一方面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以發展階段、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來區分敵友;另一方面也說明,隨著中國不斷發展,中國需要走出去,了解世界各國的情況,也要讓各國都了解、看懂中國的發展。

  (小標題)行棋:外交新思維 十年大不同

  此間輿論認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近期的出訪安排,更強調“主動出牌”,而非“被動接招”。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豐認為,過去10年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世界的聯繫空前密切,有廣泛的利益需要維護,對海外資源、市場和投資機會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要求中國更為主動地處理與世界的關係,這與10年前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這決定了新領導人的出訪安排必然更為頻繁,主動性更強,範圍也更廣。”他說。

  今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8天后就首次出訪,剛剛開始的第二次出訪與首訪也僅相隔兩個多月。而習近平對拉美三國的訪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的出訪足跡首次出現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及英語加勒比地區。

  王豐表示,中國新領導人近期出訪地點的選取頗具戰略性。

  “一方面撒得很開,放眼世界,但另一方面,周邊的俄羅斯、印巴,發達的歐美國家,發展中的拉美、非洲國家這些涉及地緣、能源、經濟的戰略點都選取涵蓋了。”他說。

  王豐分析,此次中美元首舉行“莊園會晤”,與正式訪問相比,原本要耗費在禮儀上的精力大大節省,不講究接待規格和待遇,這反映出中國新領導人的務實與自信,而這種出訪形式上的變化或將為中國外交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次見面很讓人期待,因為歷史上許多重要成果就是在這種沒有21響禮炮的會見上達成的。”他說。

  (小標題)落子:戰略部署 棋先一著

  香港《明報》近日載文指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外交逐漸向道義、利益與力量兼備的均衡性結構轉型。而經營周邊、平衡東西是這一方略的具體表現。

  而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則針對李克強出訪刊載文章說,歐洲雖然經歷了危機,但仍是中國重要的夥伴。在中歐貿易爭端中,德國已證明自己是中國的有力盟友。中瑞(士)達成自貿協定可使中國企業開拓歐洲市場。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認為,中國堅持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但既有重點,又注意平衡,比如要處理好與印度和巴基斯坦、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

  “以習近平此次到訪的拉美國家為例,墨西哥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國家之一,哥斯達黎加是近年來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中美洲國家,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英聯邦國家,也是加勒比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對它們的選擇都有所考慮。”馬振崗說。

  他認為,新一屆領導人選擇對非洲和拉美進行訪問,反映出他們認識到這兩塊大陸在今後10年與中國合作發展中擁有巨大潛力,是“棋先一著”的戰略部署。

  在中國領導人頻繁出訪的同時,如果再算上多國領導人前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法國總統奧朗德、巴以領導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國家安全顧問等多位政要訪華、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等外交活動,中國的外交大棋局更加意蘊深長。

  不過,專家提醒,領導人上任剛剛幾個月,外交“棋局”尚未至中盤,如何在朝鮮、日本、美國等關鍵處落子,還要考驗行棋者的智慧.


    相關專題: 習近平訪問美洲多國 會晤奧巴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