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網:從法網看溫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2 10:09:58  


5月30日,鄭潔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2013年法網女單第二輪比賽中,鄭潔以2∶0戰勝美國選手奧丁,晉級第三輪。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溫布爾登和羅蘭•加洛斯,雖然相隔只有365公里,外表內涵卻大不相同。外表上,一個草地,一個紅土;一個講英語,一個用法語。至於內涵,則一個貴族,一個平民;一個固守傳統,一個力求創新。

  兩個網球大滿貫賽,應該是英法兩國在世界上各自最具代表性、歷史最悠久的文化標簽。溫網於1877年開始舉辦,法網則起源於1891年。因為歷史長,二者都牢牢刻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

  溫網至今遺留著維多利亞時代的痕跡,那是英國人最值得驕傲的時代。譬如中央球場儘管幾經改建,但仍然保留著皇室包廂,球員比賽完畢,一定要對著裡面坐著的達官貴人鞠躬致敬;參賽球員必須要穿戴白色衣物,絕對不允許打扮得花裡胡哨;儘管贊助商眾多,但場地內不設立廣告牌,似乎提醒人們網球當年是上流社會的運動。

  更重要的是,溫網對記者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組委會根據他們認為的媒體的重要性,安排記者的位置,如果他們覺得你效力的媒體不重要,那要想進中央球場觀看比賽,只能去排隊申請座位。

  溫網喜歡一成不變,他們甚至為中央球場加蓋一座頂棚糾結了20多年。英國人也為這種墨守陳規感到自豪——因為他們自豪於幾乎所有的傳統:從女王登基慶典、王子大婚、首相葬禮到鄉間獵狐或者是喝下午茶等等。去倫敦塔看一下就知道,未來查爾斯王子的登基大典儀式,注定和200年前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大典一樣,形式上沒有任何區別。

  在法網,除了紅土,你很難說出其他的標誌性特點。而溫網就太多了,連草莓奶油這樣簡單的東西,都能成為品牌和象徵。從社會變革的角度分析,也許能找到一些二者差別的根源。英國17世紀進行的是光榮革命,最後君主立憲,貴族得以保留。但法國人不同,大革命一革到底。因此你看法網,每年都會請專人設計會標,吉祥物也一年換一個樣。球員的裝束越個性越受歡迎。這裡沒有溫網那麼多的規矩,媒體也不分三六九等,比起溫網更顯得大氣和寬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