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專家:不費一槍一彈 中國成伊戰最大贏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4 10:08:02  


一名伊拉克工人在西古納爾的油田上作業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自2003年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入侵後,伊拉克已逐漸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而中國則是它的最大客戶。中國買走了伊拉克進一半的產油,即每天150萬桶,並希望能從擁有伊拉克最大油田的埃克森美孚集團那裡分得更多原油。
 
  據大公網報道,華盛頓美國國防大學中東專家丹尼斯.那塔利指出“中國是後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石油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他們需要能源,所以他們想要進入這個市場。”薩達姆政府的瓦解,也意味著當地豐富的資源儲備,可以重新進入國際市場。中國國有企業借此抓住了機會,每年除了投資20億美元外,更派數以百計的員工進駐伊拉克。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以低利潤,全然接受當地政府的各項條例,以此表現出誠意,贏得不少合約。
 
  美國國防部前官員邁克爾.馬科夫斯基說,“我們輸了。當年的戰爭,中國未動一兵一卒,但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他們確實是最大受益國。而我們的第五艦隊及空軍,還在確保他們的石油供應。”
 
  與美國公司相比,儘管受益微薄,來自中國的公司對當地政府所設的限制條件毫無怨言。比起盈利,他們更注重於引進能源,從而支持正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負責處理本地石油出口的伊拉克石油部官員阿蔔杜勒.邁赫迪.阿米迪說,“中國的商人十分配合,我們之間的合作毫無問題。中美兩國公司做事風格迥然不同。”
 
  對於中國來說,伊拉克隻是眾多能源入口國之一,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需要這些能源來支持。中國近期成為世界最大石油入口國,隨著消耗增長,中國也正在全球加大石油氣田及天然氣田的投資——2011年達到120億美元。
 
  中國要爭取伊拉克石油市場的決心從宏觀角度和微觀細節都可見一斑。中國已在伊朗邊境搭建機場,用以輸送僱員至伊拉克南部油田。同時,他們正計劃於短期內開通自北京和上海直達巴格達的航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