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怎看對“擱置爭議”的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15:36:24  


  ——析東海南海“擱置爭議”中的誠、願之意

  作者:文磬(江蘇南京 教育工作者)

  近日有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行的第12屆亞洲安全會議對話“亞太安全新趨勢”,提議把領海問題留給後人解決,並有媒體載文指出,他三提擱置領土爭議。在演講時說,合作的發展應把求同存異作為重要保證,不能我行我素,動輒以武力互相威脅,在領土主權、海洋權益爭端等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上應該擱置爭議,並以對話協商尋求解決之道。據說此議引發網友質疑,有說此為“鴕鳥”心態,有說這是一廂情願,等等。怎麼看?這裡不妨三看:

  一、“擱置爭議”說,充分展現誠意

  首先,應該看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鄧小平上世紀70年代末期提出的解決東海與南中國海島嶼爭端的方針。這個方針,在當時直至今日,仍可視作是中國老一代領導人智慧的展示,確為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發展創造了相當的機會和相對穩當的周邊環境。

  現在,重提“擱置爭議”,並非退讓,也不僅是“將皮球踢給日本”,也是在讓國際上看到,中國在和平解決東海、南海乃至所有與鄰國領土爭端的問題上,是有和平協商的誠意的。——寧可暫時“擱置爭議”,也不打算“挑起”爭端,乃至立時“快刀斬亂麻”、試圖徹底解決爭端。

  由軍方在亞洲安全會議再提“擱置爭議”,還顯示中國軍隊支持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這對消除有些國家對中國“強大”的猜、忌,消除一些國際輿論對中國的“妖魔化”影響,消除周邊國家的疑慮,意義可能更為突出。這從軍方強調“在最近發生的種種海上事件中,中國海軍一直嚴格遵守一套內部行為守則,沒有主動向任何一個國家挑起衝突。中國還會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盡可能避免發生海上意外衝突”,也可看出。

  二、“願意”不等於能“遂意”,有國不願擱置,只好奉陪,但責不在我

  當然,“擱置爭議”的前提,是爭議雙方都同意這麼做。因此,中國“願意”,不等於能“遂意”。如果有國家不願“擱置”,中國也只好奉陪。但,如果是這樣,就“責不在我”了。

  這樣,也有利於相關國家再在考慮,究竟想幹什麼?究竟能幹成什麼?從而能比較理智現實的處置相關的爭端。

  三、徹底解決領土爭議,目前條件是否成熟、可能?且現在“擱置”,不等於如以往一樣

  可能也要看到、想到,在目前的國際環境態勢之下,我們是否能“畢其功於一役”的,徹底解決領土爭議?目前,解決的主客觀條件是否成熟、可能?

  畢竟,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外交史上,有不少以擱置爭議換取兩國關係長足發展的案例。也有以和平協商談判,解決與頗多鄰國邊界領土(特別是陸地領土)劃分難題的成功先例。中國有句俗話:心急吃不了熱包子。或許正體現這種中華智慧。

  況且,現在說“擱置”,不等於如以往一樣。我們肯定會、也應該在現實狀況、態勢之下,處理好“擱置”、協商與有所“堅、持”的。這從如下言論也可看出:戚建國說,中國軍艦在自己領土進行訓練,“完全是正當的,也是無可非議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