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反制?葡萄酒關稅是報復還是嚇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6 13:58:36  


 
  對國際貿易談判人員而言,在同歐盟的貿易爭端中威脅要對高品質的葡萄酒進行報復是一種常用策略。在一些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葡萄酒出口商是一個強大的選民群體,也是全國性的人物。威脅限制他們的海外銷售可以繞開歐洲領導人,激起要求減少貿易摩擦的公眾情緒。

  在歐洲,德古赫特已經因在太陽能組件一事上同中國較量而遭遇了廣泛的反對,因為大量的國家級政治人物和其他一些行業的高管都急於擴大而非壓縮與中國的貿易關係。

  1992年11月,在歐洲農業補貼引發的爭端中,美國宣布,將在30天後對來自歐洲的無泡白葡萄酒,比如法國的夏布利酒和德國的雷司令,以及幾種紅葡萄酒徵收200%的稅。雙方很快便達成了妥協。

  此前,中國的報復性貿易措施一直傾向於針對工業產品,包括進口的太陽能組件主要原料多晶矽。早在美國對中國的太陽能組件徵收了總計約30%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之後,這種原料就已經是中國的貿易調查對象了。

  中國對進口葡萄酒發出的威脅有可能讓中國消費者,至少是某些最富裕的消費者感到不安。此舉還可能導致某些中國投資者遭到衝擊,原因是中國日漸增長的葡萄酒消費已經使得外界對法國葡萄園的投資大幅上漲。

  近些年,中國企業和商業領袖已經在波爾多搶購了30多個酒莊,這個葡萄酒產區是中國飲酒者最感興趣的地方。

  在波爾多的近1萬個酒莊里,前述收購涉及的大多是不太出名的酒莊。近些年,其中的許多酒莊一直在歐洲的各個傳統市場千辛萬苦地推銷自己的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