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打造軍政商“情報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4 00:48:34  


日本情報網實力不容小覷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6月7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贊成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NSC),以求提升首相辦公室在應對外交和安全挑戰方面的領導力。依據提案,日本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防務大臣將定期會面,商討外交和安全政策。此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透露,隨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誕生,日本政府將考慮培養諜報人員,令他們可以接觸到外國高官以獲取情報。

  《國際先驅導報》發表中國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文章,詳細介紹了日本的情報體系。

  文章指出,日本雖然沒有美國中情局、英國秘密情報處那樣的專門對外諜報機構,但其情報力量建設卻從未懈怠。多年來,日本逐步發展情報系統,逐步邁向情報大國。最近幾年,日本為謀求國際大國地位,越來越重視作為國家耳目、尖兵和參謀的情報系統,不斷突出強化情報工作。近日,日本媒體又報道,日本政府將在內閣情報調查室新設一個專門搜集個人情報資料的部門。這等於在內閣情報調查室配備“諜報人員”,以提高情報的搜集能力。

  在主要省廳設立情報聯絡官

  文章稱,目前,在日本國內,負責情報收集的機構主要有警察和公安調查廳。設立於內閣官房的內閣情報調查室(內調)負責收集和分析與內閣施政相關的情報,並有國內、國際、經濟等各個部門。內調主要以收集公開情報為中心,人員數量也不多。而日本強化情報戰能力的最新動向當屬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根據提案,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工作方式是,在各個主要省廳設立情報聯絡官,起到對首相日常化、制度化提供情報的作用,打破日本以往行政體制、決策機制的局限。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自民黨所主張修改防衛大綱的第一步,也體現自民黨就修改防衛大綱所主張的以建設“堅韌的機動防衛力量”取代“機動防衛力量”的想法。“安倍版”的日本國家安全委員會更接近美國模式,根本目的是加強首相的一元化領導,強化情報能力,提高日本決策機制的速度和效率。

  先前,日本設有“安全保障會議”,有包含首相在內的9名內閣成員。而把“安全保障會議”改組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是首相安倍晉三6年來的願望。2007年,安倍首次出任首相時向國會遞交議案,建議設立固定機制,使首相、外務大臣、防務大臣和內閣官房長官能夠定期會面,就應對外交和安全挑戰整合意見。議案提出,國家安全委員會下設負責處理日常事務的事務局。事務局長可由首相安全問題助理兼任,專職成員包括10至20名來自各部門、自衛隊和民間機構的專業人士,並請若干名外交和安全問題專家當顧問。

  文章指出,今年5月29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伴隨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誕生,日本將考慮培養諜報人員,因為“搜集直接關係到日本安保和國民安全的情報是非常重要的”。他還透露,“培養勝任此項業務的專家非常重要。(政府)正在就專業性、組織性的情報收集手段及體制形態等進行深入研究。”日本首相官邸工作人員也表示:“為創建國家安全委員會,諜報機關是不可或缺的。諜報和(政府) 決策是外交、安全保障政策這輛車的兩個車輪。”

  效仿“美國模式”逐步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