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媒:美國是如何迷失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2 13:22:02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企業家。然而,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至少一次──創建一家公司。畢竟,中小型企業才是創造就業的主要動力。與此同時,創建企業能令你收獲獨一無二的體驗,想象一下在一個剛剛租來的乏味的辦公室裡,你坐在老板桌前,為了實現收支平衡,和為數不多的幾位雇員夜以繼日工作的場景吧。

  作為學者,我只是一名業餘企業家。不過,在過去15年時間裡,我在美國和英國都創辦過小型公司。在創業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英國,經商要容易得多。美國似乎有多得多的規章,尤其讓我頭痛的是給我那幾名員工處理健康保險的事情。此外,在美國,律師寄來的按小時計費的賬單肯定要貴得多。

  這讓我陷入了思考。口若懸河的經濟學家們信誓旦旦地告訴我們,只要政府繼續擴大赤字,並且/或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繼續印刷更多的鈔票,美國的經濟增速就會提高,失業率也會下降。但是,要是問題的症結並不在這兒,而是無論多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都無法克服的問題怎麼辦?

  幾乎所有的發展經濟學家都同意,優秀的機構──立法機構、法院和行政機關──至關重要。當貧窮的國家改善機構運作的時候,該國的經濟增長就會很快獲得提振。但對於富裕的國家來講呢?如果貧窮的國家可以通過改善機構運作而致富,那麼富裕的國家難道不會因為容忍本國機構的退化而變窮嗎?我想要說的是,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讓我們看看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發布的年度《全球營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顯示出的證據吧。從2006年起,《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便開始發布在全球大多數國家開辦企業、獲得建築許可、注册資產、繳納稅款、獲得進口和出口許可證以及執行合同分別所需花費的天數數據。如果我們把完成上述七項程序分別所需的天數簡單相加,那麼我們就能夠構建出一種簡單的、衡量一國行政速度快慢的工具。

  七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出,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成功地簡化了營商流程:在這些國家,完成上述七項程序所需的總天數有所減少,並且在其中一些國家,總天數減少的幅度相當地大。只有大約20個國家處理這些繁文縟節的總時長有所增加。居於倒數第六位的國家竟然是美國,在美國完成這七項程序所需的總天數增加了18%,達到了433天。按照這一衡量方法,其他排在倒數10位中的國家還有津巴布韋、布隆迪和也門(不過,這些國家所需的絕對天數當然比美國多得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