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式“錢荒”:不是沒錢 而是放錯了地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4 10:13:51  


 
  中國真的在經歷一場流動性緊縮的“錢荒”嗎?

  一面是銀行缺錢,股市缺錢,中小企業缺錢;但另一方面卻是,貨幣的供應量充裕,不少大型企業依然出手闊綽,大量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游資仍在尋找炒作的概念,民間借貸依舊風風火火。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眼下的“錢荒”看似來勢凶猛,實則是一場資金錯配導致的結構性資金緊張。不是沒有錢,而是錢沒有出現在正確的地方。

  無論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央出台的高達4萬億元投資的一攬子計劃,還是2012年以來,在“穩增長”的目標下對貨幣政策寬鬆化的一系列微調。幾年來,中國經濟始終處於一種流動性充裕的狀態下。然而與此同時,宏觀數據中M2與GDP的比值卻在不斷的擴大,到今年一季度,M2與GDP的比值已近200%,這意味著貨幣投放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正在不斷減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量的社會融資其實並沒有投入到實體經濟當中。

  在不少業內人士和經濟學家看來,導致目前金融業短暫性“錢荒”的因素十分複雜,這其中有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隨著美國經濟的回穩復甦,美聯儲稱量化寬鬆政策將逐漸退出,使得資金外流的速度開始加快。

  除此之外,中國金融系統內部杠杆率不斷放大的因素更是不容忽視,大量資金在金融機構的操作之下通過杠杆投資和期限錯配套取利差,資金在各個金融機構間循環往複獲取利潤,“影子銀行”大行其道的同時,也使風險不斷積聚。

  不僅如此,由於我國沒有利率市場化使得市場中存在監管套利的機會。在我國當前的信貸和融資體系下,國有企業較民營企業在融資上具有先天優勢,更容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資金,從而使其能通過委托貸款等方式進行套利,由此導致資金的重複計算,進而導致社會融資總量的虛增。

  由此可見,“錢荒”的背後,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錢要如何用的問題。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已經成為未來中國貨幣政策調整的一項總方針。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場大聲疾呼“錢荒”的同時,央行卻並沒有釋放更多的流動性,這一調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開始由簡單的數量調控逐漸轉向質量和結構的優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