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三度發聲 暗示停擴張救贖實體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5 09:57:49  


 
  資金空轉:“錢荒”背後的金融異化
 
  央行面對“錢荒”按兵不動的態度,最終指向的是銀行間市場盛行的“資金空轉”問題。
 
  讓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過去20多天里出現的“錢荒”現象,居然是在全球貨幣供應量最多的國家里上演。事實上,中國的金融市場其實並不缺錢。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達9.1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12萬億元,廣義貨幣M2存量達104萬億元。
 
  “在中國這樣一個儲蓄率如此高的國家,銀行居然缺錢,隻能說這並不是總量上的‘錢荒’。”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看來,中國的資金在總量上並不荒,“錢荒”是個結構性問題。
 
  “之所以出現銀行缺錢現象,核心問題是越來越多的資金在空轉,並到了監管層不能容忍的程度。”金融專家趙慶明認為,今年以來,貸款投放量和社會融資規模都出現顯著增長,但是經濟反而不溫不火,體現出實體經濟明顯缺血的狀況。這表明相當數量的資金在金融機構間打轉,沒有進入實體經濟。
 
  “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一些容易獲得銀行貸款的大企業,會將銀行資金轉向信托市場,以追求更高的回報,而信托資金在層層杠杆後又會大量進入到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市場。”在連平看來,這樣的結果造成了資金價格越來越高,製造業領域融資越來越困難。
 
  “錢荒”現象的背後,折射的是金融的“異化”:原本是從金融業到製造業的信貸業務,在通過一係列加杠杆的金融運作後,變味為從金融業到金融業的資金業務;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變成了“錢生錢”的虛擬遊戲;在銀行體係到處蔓延的“錢荒”表象之下,是實體經濟不斷失血的恐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