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兩天來,銀行業“資金緊張”的大戲讓投資市場頻頻上演悲喜劇。一邊有人手機裡不斷接到理財產品收益率躥升的短信,讓人心癢;另一邊是股市大落大起,“抄底”者蠢蠢欲動,被套者欲哭無淚。
中國青年報報道,一夜間,婦孺老幼都對“隔夜拆借利率”這種專業金融名詞有所耳聞。而在這場糾正“錢生錢”亂象的金融業大博弈中,人們似乎還是更關心“自己的錢能否生錢”。
昨天,央行對“資金緊張”進行了回應。央行認為,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並不短缺。只是受貸款增長較快、補繳法定準備金等多種因素叠加影響,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了上升和波動。
有關專家認為,此次央行主動調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後被動調整,將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
買理財產品要掂量“長期與短期”
昨天,在北京海淀區西翠路工商銀行營業廳,一位女士一邊看當日人民幣理財產品目錄,一邊感嘆:“這麼高了?靠譜嗎?”目錄上一款34天的保本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到6.5%,其他略低的產品收益率也在5%上下。
3月底,銀監會曾專門出台政策要對理財類產品加強管理。當時一般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在4%上下,而一個月來理財產品收益率紛紛上調,尤其在最近一周漲勢逼人。
據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超過5%的銀行多達十幾家,其中不乏中行、工行、建行等國有大銀行。
有消息稱,建設銀行新發行的一款期限為33天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39%。招商銀行近期一款期限為3個月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也達到7%。有些投資者收到短信推銷,甚至看到過收益率達12%的產品。
據理財專業網站銀率網數據庫統計,近期收益率高於5%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已占到在售產品的1/3;而收益率達6%從前都屬於高端產品,如今投資起點也開始低於10萬元,可謂是“高性價比的大眾理財產品”。
該網站分析師表示,近期的市場真有點“瘋狂”,也許還要持續到7月以後才能緩解。
據銀行業內人士分析,每年6月前後都像銀行的“期中考試”,銀行要發中期年報,業績需要做上去。為了讓數據更好看,發行高收益率理財產品不失為回籠資金的手段。通常來說,到7月中下旬,銀行資金面緊張的局面或可緩解,理財高收益率現象就會減少。
不過,專業投資人士提醒普通老百姓要注意風險。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6月21日至25日,有200款產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4款產品到期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多為結構性理財產品;其中有一款非保本產品還虧損了30%。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陳穎認為,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較短期限內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應該是安全的,這與目前貨幣市場的狀況相符;但收益較高期限又較長的理財產品,隨著銀行資金面的變化,可能會有一些問題,需警惕風險。
一位國有銀行理財產品負責人表示,目前短期理財產品發行量和收益率雙雙飈漲,一方面是銀行主動發行高收益產品來吸收資金,“借新還舊”,緩解眼下“資金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小股份制銀行的競爭壓力大,也使得大行要通過高收益產品來留住客戶。
但從長期看,銀行“高息”產品最終還是由資金使用方——貸款企業來埋單。而當前宏觀經濟並不景氣,實體經濟萎靡不振,企業投資意願不強,因此,多數理財專家都提醒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不要單純追求高收益,務必關注資金投向,充分閱讀產品說明書。
“老百姓投資理財想法通常很簡單,一看是否可信,二看賺多賺少。”經濟學家李才元表示,過去兩年膨脹起來的“影子銀行”恰恰是利用一般投資者這種心理,借助銀行在老百姓心中長期積累的信用,來售賣理財產品。可如今發生了“資金緊張”,說明銀行體系內這些理財產品之間的資金調劑,也可能出現問題。
“不要只看高收益率,要看它背後的風險,當年美國次貸危機時,金融機構把高收益的迷你債券賣到了全世界,不是最後都賠光了?”他提醒:“如果大家都跑去賣高收益理財產品,最終這東西也變成了擊鼓傳花遊戲,看誰接最後一棒了。”
銀行業資金“空轉”,而實體經濟“缺血”
昨天,央行官網發表 《合理調節流動性 維護貨幣市場穩定》一文。央行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前5個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長較快。5月末,金融機構備付率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為1.5萬億元。
分析人士稱,通常情況下,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左右,即可滿足正常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則比較充足。
央行指出,對於貸款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審慎要求、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總量和進度比較穩健的金融機構,若資金安排出現暫時性頭寸缺口,央行將提供流動性支持;對流動性管理出現問題的機構,也將視情況採取相應措施,維持貨幣市場的整體穩定。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比喻說,昨天央行的表態意味著“給了銀行業一塊糖”,“同時嚴重警告,下次別再搗蛋”!
既然銀行業“不缺錢”,為什麼還會“資金緊張”,那些數量眾多的理財產品的錢投到了哪裡?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研究中發現,目前融資領域杠杆率上升的部門,也就是資金周轉最快、最集中的領域,資金主要流向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這些“背後的金主”。
這些年,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合作,開發了各種理財產品,這構成了日益膨脹的“影子銀行”主力軍。由“影子銀行”圈來的錢,主要流向就是地方基建項目與房地產。信托行業的數據顯示,8.2萬億元資金的信托,34%是基礎產業和房地產信托。
在這些領域,地方基建大多是長期投資,資金回流效率低;而房地產是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調整和控制的投資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房地產是暴利行業,也只有這些行業的高利潤才能消化來自“影子銀行”的高利率融資。
對銀行業而言,錢本來就是要生錢的,既然一般實業低迷不振,為什麼不去投給高利潤行業?這樣,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銀行信貸資產變成“理財產品”、“信托”、“券商資產管理”等,逃避了監管;同時,有些銀行還放大杠杆率,瘋狂搞同業拆借,拼命發理財產品,肆無忌憚玩“短債長投”的高風險遊戲。
“一些銀行依靠壟斷牌照,聯合信托、券商等金融機構玩起了‘空手道’,他們各自在這一融資鏈條上切取蛋糕,坐享豐厚利潤。”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說,“大量的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左手倒右手,卻沒有進入實體經濟。”
這種金融體系內的“空轉”,不過是資金在各個金融機構間循環往複獲取利潤,“你借我,我借你”,不僅提高了中國實體經濟經營者的融資成本,還在積聚發生更大金融危機的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一些容易獲得銀行貸款的大企業,會將銀行資金轉向信托市場,以追求更高的回報,而信托資金在層層杠杆後又會大量進入到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市場。他表示,這樣的結果造成了資金價格越來越高,製造業融資越來越困難。
分析人士稱,這意味著“錢荒”現象的背後,折射的是金融業的“異化”:原本從金融業到製造業的信貸業務,在通過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運作後,變成了從金融業到金融業的資金業務;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變成“錢生錢”的虛擬遊戲;在銀行體系“資金緊張”的表象之下,是實體經濟不斷失血的恐慌。
主動調控,有利於金融穩定
李才元一直強調,國內利益集團包括銀行、房地產商、地方政府等,一起吹大了“資源泡沫”,高地租、高房價、高租金,共同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這使得國內實業低迷不振,“銀行業內部‘空轉’,正是因為實業‘不轉’”,最終造成惡性循環。
在他看來,央行這次出手預示著這場經濟“調結構”的大博弈已“步入中盤”,“先要切斷金融業與房地產這些資源泡沫的聯繫,讓房價降下來,整個經濟運行成本才能下降,實體經濟才能得到喘息,然後銀行和股市要把融資方向,轉向真正能拉動產業升級、拉動就業的企業身上。”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指出,本輪“資金緊張”,央行看似“被動”,實則主動,“這是政策的主動調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後的被動調整,將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也有利於改變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占用太多資金,擠壓實體經濟的狀況。”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石建勛則撰文稱,隨著美國經濟的穩步回升,美國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時間越來越近,全球經濟去杠杆化的進程開始加速,此時中國央行頂住壓力“不放水”,意在整頓社會融資規模過快擴張與銀行同業拆借業務期限錯配風險,倒逼銀行加快其去杠杆和去“影子銀行”的進程,加快解決銀行體系內資金“空轉”套利問題,引導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他說,銀行業“資金緊張”只是我國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中的一個小陣痛。
“提前擠泡沫,要比等泡沫大到自己破更主動”,一位投資業資深人士分析,“但這個過程可能很慘烈,比如股市,就可能在這種格局轉換中波動很大,不論好壞公司都會面臨調整風險。”
李才元建議,一般投資者首先要規避風險。“現在要淡定,心態要好,不要總想著短期投機,如果銀行業都‘瘋了’,老百姓就真要倒黴了”,對那些短期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一定要慎重”。
其次,應該建立中長期的價值投資理念。“掙快錢的時代”結束了,既然國家層面都開始整治房地產、銀行業的“泡沫”,中小投資者也應通過這次震蕩吸取教訓,“這倒逼著投資者更加成熟,不要再把理財目標鎖定在3到5天,或3到5個月了,應該從3到5年的中長期來確定投資方向。”
李才元看好中國經濟的長期走勢,銀行業要“盤活存量”,而中國經濟的“增量空間”還很巨大。“一旦實體經濟復甦,錢本身就真的值錢了,存款本身就能帶來收益,激進的投資者看懂了國家經濟轉型大方向,在股市中選擇科技創新類、消費升級類板塊投資,也會有很好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