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蒙醫藥為中國對外交流開啟新窗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7 11:54:16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正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的草原文化主題論壇上,蒙醫藥專家普遍表示,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政府投入的增加,中國蒙醫藥的社會認知度逐步提高,相關醫療、教育機構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患者就診、國外學生留學,為中外交流打開了一扇新窗口。

  據新華社報道,內蒙古衛生廳副廳長、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說,近幾年,前來內蒙古接受蒙醫藥治療的國外患者越來越多,僅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開業一年多來,就接收了近3000名蒙古國、俄羅斯等國的患者,並接待外國政府代表團考察、學習人員100餘人。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20年來,內蒙古醫科大學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培養的蒙醫藥專業留學生超過了500人。

  蒙醫藥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它的文字可考歷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蒙醫藥起源於蒙古族先民為應對跌傷、骨折及與寒涼有關的疾病時採取的抗病療傷方法,後來發展為較完備的科學體系,主要療法有針灸、放血、按摩和藥物等。

  今年2月,烏蘭受邀率團參加聯合國總部舉辦的一個會議,並以中國蒙醫藥在城鄉居民健康中發揮的作用為主題,做了20分鐘演講,引起不少與會人員的興趣。

  “蒙醫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還在對外交流中起到一定作用,這都離不開政府多年來對蒙醫藥事業的重視。”烏蘭說。

  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地區也正在落實國務院出台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地區正在形成佈局較為合理、功能較為完備的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服務體系。

  在內蒙古,旗縣級以上蒙醫中醫醫院由2006年的86所增加到目前的122所,蒙醫藥和中醫藥醫療機構年均為918.3萬人次提供門診、急診服務,這一數字佔全區總診療人次的10%。

  烏蘭說,今年,內蒙古又出台了“關於扶持和促進蒙醫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這將為蒙醫藥發展提供更為良好的環境。

  草原文化主題論壇6月26日至27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它是第十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的活動內容之一。論壇中,百餘名官員、專家和學者就草原文化與蒙醫藥的傳承發展等主題展開討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