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從經濟指標解讀安倍經濟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8 17:40:53  


  中評社台北6月28日電/自安倍晉三於去年底當選日本首相,提出日圓貶值、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振興日本經濟以來,安倍經濟學(Abenomics)聲名大噪,其知名度已足以和三十年前的雷根經濟學並駕齊驅,近半年外界每每以安倍經濟學發威、奏效推崇之。然而日本近半年經濟果真已出現什麼大轉變嗎?值得一探。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受安倍的影響,日圓匯率近半年貶值15%,而日本股市更大漲30%,終日所聞就是日圓又貶多少,日經指數又漲多少。這些傳聞讓大家對安倍經濟學敬仰不已,繼而三支箭的論述更把安倍經濟學推上高峰,好像日本十多年的經濟困境,皆已被這一橫空出世的安倍經濟學徹底扭轉。 

  近期許多報道皆強調安倍經濟學已取得重大成就,例如有報道指日本首季經濟成長上修至4.1%創一年新高,也有報道謂5月份日本出口年增率10.1%創兩年半新高,還有報道說4月份日本薪資增幅0.3%創下一年最高,這些報道勾勒出安倍治理下的日本已是欣欣向榮。此外,日前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競爭力報告日本由第27升至第24,不少人也將其歸功於安倍。如此說來,安倍經濟學果然奏效,而日本經濟果然不一樣了嗎? 

  我們逐一檢視日本的總體經濟。首先,日本今年首季的經濟成長率4.1%,這並非我們熟悉的年增率(yoy),而是季增年率(saar),這裡的季增年率係將季調後的實質GDP與上季相比,算出季增率(saqr)之後再轉成年率。一般而言,季經濟成長率有三種表達方式,包括年增率、季增率與季增年率,日本首季經濟成長率若依這三種型態表達,依序是0.4%、1.0%及4.1%。換言之,若以我們慣用的年增率表達,日本首季經濟成長率只有0.4%。如此微弱的成長算不算安倍經濟學奏效、安倍經濟學發威,不言可喻。 

  其次,日本5月出口年增率高達10.1%,這是以日圓計算的出口統計,而非一般慣用的美元出口統計。若依美元計算,日本出口非但沒有想像中這麼好,而且衰退幅度驚人。以5月而言,日本出口年增率-13.0%,今年1~5月的平均出口年增率-13.2%,其表現遠遠不如亞洲四小龍,相較於中國大陸13.5%的出口成長,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再查一下美、歐的海關統計加以驗證,結果發現美國今年1~4月自日本進口衰退6.6%,自韓進口成長7.2%,自中國進口也成長2.6%;再看歐盟的海關統計,也可以發現今年1~3月歐盟自日本進口非但沒有成長,還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16%。這固然是受歐盟經濟低迷所致,但歐盟的前十大貿易夥伴裡,仍以日本衰退幅度最大。這些數據說明日圓貶值的貿易效果仍未顯現。 

  安倍經濟學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旨在提振內需,擺脫困擾日本十多年的通縮(deflation),半年來安倍射出的兩支箭,確實讓股市信心大振,也傳出日本企業有加薪的計劃。但依內閣府甫公布的國民所得初步統計,日本去年四季的名目民間消費年增率依序是3.6%、2.6%、0.4%、0.4%,今年首季更降至0.3%,而依據4月份的家庭調查報告,消費支出疲勢依然。這說明在安倍經濟學之下,如今日本除外貿不振之外,內需也依然低迷。 

  要了解日本是否走出通縮,除了觀察民間消費,還得看看消費者物價(CPI)的走勢。依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日本今年以來的CPI連月下跌,前四個月年增率依序是:-0.3%、-0.7%、-0.9%、-0.7%。由此看來,安倍經濟學也還未帶領日本社會走出通縮的陰影。 

  至於日本在IMD競爭力排名的提升是否和安倍經濟學有關?概而言之,占評比項目三分之一的問卷資料(survey data)係於年初訪查而得,安倍的氣勢或有助益,但占評比項目達三分之二的統計指標(hard data)全是去年的數據,與安倍經濟學毫無關聯。顯然,把競爭力排名的提升歸功給安倍,又是一錦上添花之論。 

  安倍經濟學透過貨幣、財政及願景的規劃,加以日本優勢的技術與互信的社會資本,確有可能讓日本恢復昔日的榮景,但這豈是短短半年就可以論定?綜觀半年來每當日股狂漲,外界即有錦上添花之譽,而只要日股重挫,則輿論又有落井下石之毀。然而以日股的漲跌來論安倍經濟學的成敗,顯然是失之於膚淺,而以少數指標來評斷安倍經濟學的成效,同樣是失之於武斷,皆非持平之論。 

  我們認為,面對安倍經濟學,執政當局應關注其戰略思維,但卻無需一味地穿鑿附會,也不需隨興地效法模仿。至於在安倍經濟學的實驗初期,以日本寥寥數項指標就認為台灣該效法日圓貶值,該向安倍借箭,這恐怕是言之過早。有識之士也許該想想近期日本股、匯市何以震盪?龐大的海外對沖基金如此穿梭於日本股市,將會帶來什麼影響?更重要的是,安倍經濟學最終會把日本帶往繁榮或泡沫?看來,只有多觀察經濟指標、多客觀地思考,我們才能對實驗中的安倍經濟學多一些認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